文化旅游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规划项目 > 文化旅游规划 > 正文

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的研究

发布日期:2020-03-02    作者:刘启泓;田静峰;刘清颖     来源: 《山西建筑》2018年第13期    编辑:鲁东民     点击:

一、概述

在国内特色小镇建设的大潮中,文旅特色小镇所占比重很大。但除浙江乌镇、陕西礼泉袁家村等特色小镇真正实现了建设的初衷外,很大部分趋向沿袭和复制,出现了过于平淡化和同质化的问题,而主要原因在于规划设计缺乏全面的科学的综合评价,不能赋予特色小镇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准确的产业定位,从而以失败告终。

从生态学和系统论的深层次角度来进行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小城镇同样是由自然环境、特定的经济及社会环境共同组成,并且占有特定的地域空间的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国内外众多有识之士普遍认为: 只有在复合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时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优化设计”。

本课题研究基于复合生态系统平衡理念且密切结合国情,构建了“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期望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科学化、定量化、严密化做出贡献。

二、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整个模型共分为四层,见图1。

34665

图1 AHP模型层次分析迭代示意图

总目标(A):复合生态系统平衡理念下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的综合评价。主要评价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区域特征突出小镇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和协调性,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产业定位、具有绿色低碳与和谐宜居的环境、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灵活的管理体制,创造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空间载体。

子目标层(B)包含子目标B1~B3,其中:

B1:社会生态评价。主要评价小镇规划设计能否创建彰显当地地域特征的宜居人文环境,建立公平照顾各利益主体多元、公众参与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打造全民富裕、公共服务健全、社会保障有力、政治清正廉明、社会公平和谐、生活安全舒适的生活品质之城,达到“社会和谐美、生活幸福美”。

B2:经济生态评价。主要评价小镇规划设计能否立足区域资源禀赋、文化内涵,挖掘当地的产业优势,重视产业链的构建和产业的升级,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为基本特征的 PPP 融资模式等,能够有效地综合使用财政手段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达到“经济活力美”。

B3:自然生态评价。主要评价小镇规划设计能否强调生态安全和生态效益,顺应山水,契合地貌,保持生态自然美,基于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进行规划设计; 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实现“四节一环保”。

准则层(C)包含设计准则C1~C8,分别对应于B层各有关子目标;基本指标层(D)包含基本设计指标D1~D26。上下层各自对应的关系如图1所示。

C1:文化资源。下辖基本指标D1~D4,其中:

D1: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主要评价能否做到正确处理好保护历史文化与建设现代化小镇的关系,彰显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要求保留并改造历史建筑,让其有机生长; 推动民间优秀的非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从文化内容和精神情感上深度挖掘,讲好故事、谋好项目、做好产品。

D2:当地视觉风貌的适配度。主要评价能否做到保护乡村传统格局与历史空间,促进镇域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D3:景区建设符合度。主要评价能否做到小镇内景区均能达到 4A 级以上标准,至少具备一个 5A 级景区。

D4:新概念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评价能否实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互促,强调小镇独特性的文化符号,通过融入结合现代生活的创意创新元素,开发新概念文化产业项目,包括: 旅游吸引核项目(如主题公园),体验当地民情风俗的休闲消费聚集项目等。

C2:扶持的政策法规。下辖基本指标D5~D10,其中:

D5:特色产业开放度。主要评价能否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企业为主推进项目建设,要求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充分地释放政策红利,让特色小镇开发企业、入驻企业以及创业团队能够享受到更好的优惠政策、专项资金支持、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等,为小镇特色产业建设提供多元化支持。

D6:特色产业资金支持。主要评价能否在政府参与的基础上,创新融资方式,加大引入社会资本的力度,形成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D7:建设用地支持。主要评价能否将小镇建设用地纳入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内,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增减挂钩用地指标; 鼓励地方以农村集体用地入股租赁等流转形式参与小镇建设,让当地农民分享小镇发展权益。

D8:环境治理法规。主要评价能否建立相应的治理法规,包括空气质量达标率、生活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置率、绿化率、特色风貌保护等要求; 应安排相关机构对特色小镇环保事务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应有环保教育宣传的规定要求。

D9:支持人才进驻的制度。主要评价政府能否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住房、收入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补贴,并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系列便利条件。

D10:数字化管理程度。主要评价能否应用国内成熟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镇域有关事务的数字化管理全覆盖。

C3: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下辖基本指标D11~D13,其中:

D11: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度。主要评价能否科学利用传统村落、文物遗迹及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民俗传承基地等文化场所开展文化、文物旅游,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开展文化体验旅游,既能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又能有助于当地居民的创收。

D12:居民生活便捷度。主要评价能否增加路网密度,便于居民绿色出行; 推行开放式街坊住区,注重公共交往空间的打造,增加居民交流交往; 要求公共服务设施充实完善、集约高效,合理布局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

D13: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评价能否增加绿化率,改善小气候; 注重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的防治; 认真落实各类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和综合利用措施。

C4:建设规模。下辖基本指标 D14 ~ D15,其中:

D14:规划面积。文旅小镇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 3 km2 左右。

D15:与地区城乡规划符合度。主要评价小镇能否与地区城乡规划充分符合,凸显城乡一体化理念。

C5:产业定位。下辖 D16 ~ D17,其中:

D16:特色产业所占投资比重。产业特色是文旅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故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应力求“特而强”。主要评价能否着重投资于历史经典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如旅游文化产品: 包括历史建筑、文物的修复宣传,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特色餐饮、特色工艺品、特色农产品等,根据经验数据,一般所占比重应大于50% 。

D17:当地农副产品所占投资比重。视当地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经验数据,一般应小于20% 。

C6:投入产出。下辖基本指标D18~D21,其中:

D18:土地利用规划符合度。主要评价能否通过行政方式的国有土地划拨,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使用增减挂钩项目作为新区建设用地; 尽量利用低丘缓坡、滩涂资源和存量建设用地; 另外可通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租赁等市场解决项目用地。

D19:基础设施完善度。主要评价能否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加强小镇交通设施、供水、供电、通信、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D20:与周边产业是否形成产业链。主要评价能否充分利用周边一、二、三产业的某些优势达到互补,能形成更大的产业链,由核心产业向衍生产业过渡,激发产业活力,最终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D21:预期效益。主要评价文旅小镇的盈利模式及其可能带来的效益,通常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文旅地产和运营收益。文旅地产投资大但回报周期相对较长; 运营收益包括: 景区盈利、功能盈利、产业盈利等。乌镇是景区盈利的典型代表,其经营模式被誉为行业典范,净利率达 30% 左右。

C7:生态环境保护。下辖基本指标D22~D23,其中:

D22:当地绿化率。要求在30%以上,国内可供参考的茶马古城旅游小镇项目,就有32%的绿化率。

D23:绿色环保企业进驻率。如果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基于环保考虑,借助科技,以绿色生产机制力求节能减排的产业,可称其为绿色环保产业,参考国内同类特色小镇,其进驻率一般应达到80%以上。

C8:污染防治。下辖基本指标D24~D26,其中:

D24: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其为所有抽查的地表水中,达到专门的地表水标准规范要求的所占的百分比,本项指标应为100%。

D25:污水处理达标率。污水主要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污水达标排放量指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外排污水量,本项指标应为100% 。

D26:降低噪声措施。主要评价有无主要的防治措施,如设法降低声源的噪声发射功率;合理规划城市和建筑的防噪布局;建立隔声屏障等。

三、结语

在构建了“文旅特色小镇规划设计优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后,可应用层次分析法(AHP)的算法和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各层次因素的相对权重值,然后结合各基本指标的“评价值”,利用“改进的TOPSIS方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及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定量化的评价结果。本课题因有可能通过调研,结合国内某些具体的正在规划中或已建成的文旅特色小镇进行定量化的综合评价,评定其优劣程度,从而可直观地指出其建设上的不足之处或由此提出进一步优化设计的具体建议。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