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市文化 > 正文

文化生活,一座城市的诗和远方

发布日期:2020-07-24    作者:     来源: 中国城市文化传播网    编辑:陈双宇     点击:

家在严陵滩下住,秦时风物晋山川;碧桃三月花似锦,来往春江有钓船。

这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画。我的家乡富阳就在作家郁达夫笔下的富春江畔,是一个风情浓郁的江南小城。

我是一名80后,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长大的一代。回眸岁月是风景,转眼光阴成故事,伴随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我从少年到青年,见证了公园、广场、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富春江边串珠成链,也见证了这座江南小城的成长和蜕变。

1994年,我背上书包,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学校在富春江边,与之一墙之隔的就是鹳山公园。鹳山三面环水,在这里,江面开阔,山势平缓,曲径通幽,既有大家闺秀的端庄大气,又有小家碧玉的钟灵毓秀。那时候,除了学校,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大概就是鹳山了吧。春天去山顶的烈士纪念碑扫墓赏樱,夏天和小伙伴偷偷溜去公园里的游乐场坐摩天轮吃冻冰棍,秋天在草坪上野餐玩耍,下雪的冬天则结伴去鹳山古道打雪仗。就连每次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富阳,父母接待他们游览的地方也一定是鹳山,并且没有之一。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鹳山是富阳的第一座公园,也是唯一的一个风景区。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很多年很多年,在富阳人眼里,鹳山早已成为了一道印记,深深地埋在了脑海中,但他们似乎又都盼望着有一个新的公园,让这份寄托有一个新的出口。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来到了2009年的春节。那时我已在外上大学多年,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然而每次回家又都能惊喜地发现这座城市的变化。这一次寒假回家,一路的奔波,到家已是深夜,我早已在车上昏昏欲睡。忽然,母亲兴奋地摇晃起我的胳膊:“快看!快看!这是我们新建成的秦望广场,是不是很气派呀,以后我们就有更好更大的活动空间了。”揉着惺忪的睡眼,只见眼前是一个形状似风帆的雕塑建筑群,在灯光的照射下,“帆”形雕塑金黄透明,靓丽无比,在广场周围蓝白相间的灯光点缀下,远远望去,犹如一艘艘帆船行驶在富春江上,即使是在夜晚也依然能感受到广场恢弘的气势。整个假期,晚饭后去广场散步成了每日固定活动,跳广场舞的阿姨,打太极拳的老人,学轮滑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感。

 

再后来,我的第一份工作就在秦望广场边上的广电大楼里,每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文艺演出、音乐会、运动会……各种少皆宜、雅俗共赏的群众文体活动在这里轮番上演。寒来暑往,广场独特的运动休闲魅力让人们流连忘返。

时光的指针匆匆滑向2017年。这一年,这座江南小城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秦望广场迎来了新的改造方案,这里将被打造成为秦望“城市眼”,是富阳推进拥江发展、建设大都市新型城区的点睛之笔。而另一个与山水有关的建筑在离广场不到两公里的地方拔地而起,成为了富阳的新“地标”。那儿就是富春山馆,是我现在工作的地方。

富春山馆由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组成,是建筑师王澍在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后的首个作品,他从《富春山居图》和《写山水诀》中的“远山”、“次山”、“近山”的空间表现手法中汲取灵感,整个建筑高低错落,廊檐绵延,水墨意境,恰似富春江边的富春山之形。

我喜欢在天气晴好,略有微风的午后,站在屋顶眺望富春江,感受一江春水的诗意与浪漫。也喜欢在下着小雨的日子,徜徉在博物馆里,翻阅城市的记忆和文化根脉。一边是前卫的建筑艺术,一边是历史的滚滚车轮,仿若置身于历史与当代文化的交错之中,城市的过去与现在在这里优雅地“共振”,令人赏心悦目,收获满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一个城市的独特滋养。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生活的日新月异,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也愈发强烈。从童年的鹳山公园,到后来的秦望广场,再到现在的富春山馆,我期待着未来会有更多精品文化设施给我们的城市生活带来“诗和远方”。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