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城市文化 > 正文

“地摊经济”能持久吗?

发布日期:2020-07-06    作者:李铁     来源: 财经杂志    编辑:徐嘉琳     点击:

“地摊经济”似乎成了热点话题,很多人跃跃欲试,想去体验一下摆地摊。也有人担心,地摊蜂拥而起,会给城市带来什么问题。更让人揪心的是,有网上传闻称,长期与地摊“作对”的城管,现在居然每人承担着分包推广三个以上地摊的任务。这种城市管理中的变脸确实有些太快。让很多城市居民一时觉得无所适从。

从政策出发点来考虑,疫情后的经济危机中,大量城市从业人员的下岗和失业,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允许城市中低收入人口通过“地摊经济”获取收入,既是渡过疫情危机难关的需要,又是对长期以来以精英思维模式治理城市理念的反思。

是临时救急,还是就业常态?

回归现实,替城市中低收入人口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和生活门路,确实刻不容缓。主动采取帮扶措施,为更广泛的人口提供就业方便,应该是城市治理理念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因此,虽然“地摊”可能会受到一些城市居民的不待见,但是会受到长期以来苦于寻求简单方便的就业却没有门路的更多居民的欢迎。

可是,从近些年中国城市治理实践中看,我还是有一些忧心。

一是这种“地摊经济”是临时救急政策,还是未来城市就业的常态?毕竟从很多人的城市管理理念来看,所谓眼里揉不得沙子,“地摊”显然是不受欢迎的。一旦疫情造成的经济危机过去了,原来的各种清理政策会不会再次出现,城管和摊主的矛盾是不是会再次发生?

二是政策的多变也令人担心。城市管理者的换届周期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一任长官,一任政策”已经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一个特有的规律。

例如,与“地摊”类似,各类城市的传统市场,曾经是政府大张旗鼓招商引资给与优惠政策吸引进来的,但过几年后则突然成为城市治理的顽疾而遭遇强行清除。

再如,当年为了促进城市郊区农村发展,促进城市消费下乡,许多城市政府采取了大量政策,鼓励下乡开办农家乐,同时也带动了郊区的乡村旅游,既丰富了城市居民周末的经济生活,又给农民带来颇丰的收益。但是当某些领导认为,这些农家乐、大棚和所谓的旅游设施,影响到了一些至今政策走向尚不明确的规定之后,却变了脸,不管过去曾经给过什么样的承诺,都采取“一刀切”拆迁的行为,不仅仅给大量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伤透了许多投资者的心。

A210

城市管理者脸变得太快,投资者血本无归,近些年这样的例子也是不胜枚举。

“地摊经济”现在还处于恢复的萌芽之中,但是当 “地摊”经营业主有了投入之后,如果未来再遭受各种理由的政策变脸,损失的是城市居民的财产和对政府的信任。

三是允许“地摊经济”回归后,是否会发生“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这不仅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更多城市居民所关心的事。如果在长期城市治理中已经形成的城市视觉景观,再次被满大街的地摊所充斥,甚至还会出现更多的城市乱象。如果在“地摊经济”回归过程中又发生欺骗、造假等各种违法现象,那么原来鼓励“地摊经济”的初衷就会走向反面。这也是城市管理者在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按照中国城市管理的惯例,一旦出了问题,往往不是积极地想出解决办法,而是一关了之,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四是如果“地摊”恢复了,那么各种被认定为“低端”但却又受到广大城市居民欢迎的各种传统门面房、低成本的经营店铺和市场、一些新兴起的经营业态又应该怎么办?这是一种集中经营的“地摊”模式,也是针对中低收入人口的市场营销模式,是不是也可以逐步恢复?这是在扩大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是涉及城市治理理念是“要脸面,还是要方便”的问题。这种担心并不是杞人忧天,而近些年这种政策反复已经给城市居民的就业和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

政策如何才能连续和稳定?

要确保这种城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至于再次出现“一放就乱”,进而导致之后的政策封杀,有些事情还得未雨绸缪,关键是城市治理思路要进行较大的战略调整。

首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导向是以GDP为目标,还是以就业增长为目标。前者反映出政府主观政绩的强烈需求,后者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需求。如果以就业增长为主要目标,城市空间格局的塑造就应该适应不同的就业主体,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大上。

其次,在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是要及早提出引导“地摊经济”健康发展的具体思路。例如,根据城市规划,在什么地方可以设置地摊?地摊数量是多少?地摊内容是否可以具体化,哪些地摊可以设置,哪些地摊还是要杜绝?从事地摊经营的人员,是否会造成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甚至从地摊集中经营区演化成城市贫民区,并产生黄赌毒现象?地摊位置和数量是不是要有明确界定?对“地摊”经营品种、公共卫生标准是不是要设置条件限制?等等。

如果从曾经的过度管理变成一下子全部放开,那么很可能结果就是城市治理不能承受,不久就又会将地摊关停,造成政策反复。

再次,就是如何把“地摊经济”变成一种城市景观。很多人想象中的地摊就是街面上支个摊子,铺个垫子,随便卖点儿东西。其实在发达国家,所谓地摊,有的是在城市固定的一片空间,设立简陋的市场,可以让大家在那里卖各种旧衣物和古董以及各种器物,而不是满大街的随意摆摊。另一种地摊形式,就是固定的摊位,经过设计和装饰,有固定的经营人员,甚至也包括了一定形式的艺术加工,充满个性化的表演等。后一种地摊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代表着城市底层的丰富文化特色。我们在各类大的商业街区,包括重要旅游景点,严格限制各种公共空间的销售行为。而在发达国家,门面房外设立的摊点,其实也是一道城市景观。至于公共卫生管理和视觉管理,只要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相关要求即可。如果建筑外的城市空间能得到很好地再利用,那么既能丰富了城市文化特色,也方便了旅游购物和消费,同时还增加了就业,可谓一举多得。关键在于城市管理者思维模式的转变。

说起“地摊”,很多人想到的是最为传统的过街天桥上的那种地摊,但其实它含义要丰富得多。实际上中国经过这么多年的城市整治,没有给接地气的服务经济创造出更好的就业空间。我曾经在一个城市沿江旅游带参观,如此宽而长的景观带,建设得可谓豪华富丽,但居然看不到卖冷饮的,也找不到室外的咖啡屋和酒吧等可以静坐聊天,也没有悠然欣赏景观的休憩空间。

在大多数国家,这些都是可以创造就业的空间。北京有个什刹海,非典之后形成了著名的酒吧一条街,十分喧哗和热闹,成为了北京一个重要的夜生活去处。但是因疏于管理,也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然后就是“一刀切”的封杀,现在这里已经看不到往日的喧哗了。

再看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各种经营摊点被垄断,由于缺乏竞争,经营中不考虑服务质量,只想做“一锤子买卖”。设想一下,如果有更多的市场竞争,可能服务水平就会大幅度提高,人们也就乐于在此消费。但是管理者由于怕麻烦,对于服务水平不高的摊点,往往也是一关了之。

城市是可以创造丰富就业机会的空间,但是管理者对这个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狭隘的视觉层面,忽视了城市的兴起正是来自于商业,来自于由传统的“地摊经济”而延伸出来的“小门脸”和各种商业形式。但是在城市治理的现有模式中,居然把城市当作一个庄园来管理,当然就会出现各种与城市发展规律反其道而行之的政策,这是我们在就业危机时刻才想到的问题。

之所以担心政策的反复,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经过这么多年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体会到的现实。真正的“地摊经济”,并不是摆摊设点的一种简单经营模式,而是能够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中,尽一切可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而这种机会如果与稳定的政策结合起来,就会形成服务业的品牌和质量,就会通过长期固定摊点的发展和演化带动形成各种文化,带来各种服务业精品和质量的提升。

这样一来,满足大众口味的各种饮食和服装品牌就会应运而生,几近消失的工匠精神和精品制造,就会重新出现在城市舞台上。那个时候,我们回想起我们从“地摊经济”演化而来的街区经济,经历过一个时代的否定之否定,会重回归到人们的生活空间,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将共同塑造城市多彩的画卷。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