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对传统工艺美术生产的影响历来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世纪以来,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在国家经济形势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从个体手工艺家庭作坊做起,慢慢学会在市场海洋中游泳,逐步由弱变强。特别是自2004年以后,受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有的城市的传统工艺美术抓住了发展机遇,重新在自然风光带、城市旅游文化区、工业遗产园、创意文化园等地找到位置,并成为城市文化的名片。而城市也十分重视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和发展,重新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给传统工艺美术以更显著的地位。
江西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夜景
当然,也有些城市的传统工艺美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一蹶不振,至今仍无法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市场福利。那些越是工序复杂、工艺繁难的,工业化程度越深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就越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转型难。现在应该对这一传统产业进行政策、资金上的反哺。
保护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空间是很重要的,在这方面要尽可能尊重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城镇化需要保留当地的文化特色,包括硬性的建筑,软性的街区文化以及传统手工技艺。如果新城镇的移民都来自于10公里以内的乡民,他们过去拥有的文化是同一种形态的,在进入新城镇以后,从散居变成聚镇而居,需要在设计时考虑怎样为当地文化形态提供合适的发展空间。
从政府管理层面讲,在鼓励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化的同时,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化生产,不能盲目鼓动传统工艺美术企业做大做强。社会资本运作要减少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投机性,尤其是那些需要珍稀原材料的领域如宝玉石雕、红木家具等更要避免资本炒作。政府应充分尊重从业者,尊重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具有灵活性的优点。民谚说“船小好掉头”,传统工艺美术人最明白这句话的实际作用。在传统农耕社会里,手艺人破产之后可以回归农耕。在现代化城市里,手艺人的投入资金很谨慎,固定资产比重也不大,最大的生产成本是原料和劳动力。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重传承,产品更新换代慢,相比其他工业领域要来得保守些,这也是客观事实。针对近年来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存在的盲目扩大产业规模的急躁问题,必须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与尊重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规律的关系。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有自发性强、经营灵活的特点,今天发展规模同样要适度,要做到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强,朝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由于乡土工艺美术有很强的民族历史记忆能力,它们自在自为的特点与城市消费文化的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以及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等特点形成反差。在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当下,像西兰卡普、藏毯、剪纸等乡土工艺美术正在接受城市文化的强力改造,朝着文创化的目标迈进。当乡土工艺美术服务于城市生活的时候,要警惕附着在它们身上的文化原真性和质朴性可能被削弱。
在城市生活中,传统工艺美术的文化服务潜力是多方面的,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就政府而言,通过长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逐步意识到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比如说借助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讲历史故事,可以讲工匠精神;可以利用传统工艺美术去活化遗产遗址、大都市的工业化遗产园、传统村落和文化街区等,传统工艺美术生产还可以做人文观光资源,可以做体验游等等。景德镇、佛山、宜兴这几个陶瓷产区就已先行了一步。传统工艺美术不仅仅是一项传统产业,更是政府应该重视的一项文化事业。传统工艺美术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正凸显出它的文化价值。
城市文化建设既要重视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先进性”,又要兼顾它的“大众性”;既要重视提升它的艺术性,还要坚持它的日用性。伴随着中国近四十年的经济腾飞,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声逐步加强,手艺人在新时代也一步步表现出引领传统文化回归的自信心。复兴传统文化,丰富城市文化,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具有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