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
一、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开发的概念
(一)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是我国特有的,相当于国外的历史文化遗产(Heritage),国外一般叫作“古城”(Old City),“历史城市”(Historical City)等等,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概念叫“历史城镇”(Historic Town)。“历史文化名城”一词作为一个专门的术 语,仅在我国通用,这个概念国外有不同的称呼,国际上更多的是把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来加以评定和研究。
1982年《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文化遗产制度的形成,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并正式提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正式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是我国特有的,是作为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一种宣传教育方式和政府的保护策略而提出的,具有明显的本国特色和实践意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确定的法律概念,历史文化名城必须具备下列要素:1. 保存文物特别丰富;2. 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3. 是一座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4. 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准并公布。
(二)旅游开发的概念
旅游开发的“开发”一词,一般是指人们对资源及其相关方面进行综合开发,将资源转变为产业的社会劳动过程。关于旅游开发的定义也存在很多不同观点。王德刚、焦连安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就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经过人类劳动加工和创新,使其成为具有旅游功能的吸引物或目的地的技术经济活动。郭康认为旅游开发是在一定国土范围内,为吸引和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环境培育等综合性的社会和技术经济活动。辛建荣认为旅游开发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而从事的开拓和建设。
综合这些定义,旅游开发是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容可以分为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自然环境、城市风貌、古建筑和古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语言文字、民风民俗和文化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环境氛围。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关系研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对两者之间的影响使得它们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状态。
(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辩证关系
随着现代旅游规模日益扩大,旅游现象变得复杂并充满矛盾,旅游业的资源开发能否完全促进作为旅游接待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张松教授在《城市整体性保护》一书中指出:保护与发展是名城可持续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对矛盾,因为保护基本是对发展的一种“抗 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历史文化名城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城市的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包涵了有三层涵义:1. 城市现代化 与保护的关系;2. 发展旅游事业与保护关系;3. 更新与保护的关系;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来看待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他们既相互依存,又是对立统一。两者间的矛盾关系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也就是说在合理有效利用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的情况下走名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可行的。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主要矛盾
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间主要矛盾的探讨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一定的成果,专家学者已经开始关注旅游业发展对名城保护产生的影响,李芸归纳旅游城市化给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开发和保护带来的负面影响为:1. 旅游城市化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2. 不断蚕食和破坏风景名胜区;3.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旅游环境和景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4. 现代城市景观与旅游整体环境意境不协调。而黎洁、李垣结合大理的情况,总结了发展旅游业对名城文物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1. 民族文化的商业化和娱乐化;2. 文物遗址重修不能保持原貌和原有的文化内涵,导致隐性破坏;3. 发展旅游业对当地人的意识形态、道德规范、传统文化也有影响,如导致淳朴民风有所改变等。综合这些观点,旅游业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名城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内涵的隐性破坏,而城市的保护也是无形中对城市的发展(特别是物质文化遗产转化的为旅游资源来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种限制,而目前看来这对“抗衡”的矛盾几乎无法避免。
(三)如何协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
随着现代旅游规模日益扩大,旅游现象变得复杂并充满矛盾,旅游业的开能否完全促进作为旅游接待地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持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国际上,旅游对接待地社会的文化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曾引起过广泛的争论。一些批评者认为,商品化的旅游活动会导致接待地传统文化的衰退以及“伪民俗化(Phony folk Culture)”的出现,而事实上,社会性的旅游活动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剥去旅游的经济外壳,其活动的性质要更接近于社会学的性质,也就是说,旅游活动的基本内涵是地地道道的文化性,它的出现源于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精神需求)。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
参考文献:
[1]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2]甘枝茂.马耀峰.旅游资源与开发[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王恩勇,赵荣,张小林等.人文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5]W.鲍尔著.倪文彦译.城市的发展过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6]罗哲文.古建保护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