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遗产保护概念的演变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中华民族文化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不仅如此,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一个重要共识:文化遗产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所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理应共同保护。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1985年,中国加入该公约。1987年,中国第一批共六项世界遗产申请成功。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交流的加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也得到不断改进和充实,有如下一些新的趋势。
第一,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开始受到关注。
第二,过去文化遗产保护更注重古遗址等静态遗存,今天还要关注人们生活生产的环境,例如江南水乡。
第三,文化遗产保护由“点”向“面”扩展,从过去的只保护一座古建筑,扩展到保护一座历史城镇或一条运河流域。
第四,今天的文化遗产保护除关注建筑外,还关注工业遗产、老字号等许多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
第五,过去只保护物质的遗产,今天还要保护非物质的遗产。
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2014年召开的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一项规定:国家无论大小,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项世界遗产。每年申遗的国家多达一百三四十个,最终成功的只有三十几个甚至更少。2006年到2018年,中国每年都申遗,除了2018年,均获得成功。中国申遗之路艰苦卓绝,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我们深化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结合我这些年的工作体会,可以总结为两条:世代传承和公众参与。
何为世代传承?长期以来,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一直存在一种争论: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其实保护和利用都不是最终目的,不正确的保护、不合理的利用都可能造成破坏。最关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如何从我们手中传承给子孙后代,对子孙后代负责,才是最重要的。
何为公众参与?今天,文化遗产已经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保护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不再是政府的专利,更是全民的共同使命。必须要把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受益权交给亿万群众共同保护,才能获得最重要的力量。
三、故宫的新实践
我于2012年1月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发现故宫虽然规模宏大,文物藏品最多,但约99%的藏品躺在库房里,拿出来展览的不到1%。数量庞大的游客在故宫收获了什么?不能让很多人来故宫,最后跟着导游盲目地到此一游。为此,我们一步步改革。
1、从以管理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午门是故宫博物院的正门,多年来,游客只能走两边的小门洞,中间的大门只能走机动车。这经常造成两边出现长长的队伍但中间空着没人走的情况,游客对此意见很大。2013年我们发了一个公告:机动车不能再开入午门。这中间因为历史的沿革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我们坚持这样做,最终成行。午门中间的大门通畅以后,大大缓解了游客进故宫的拥挤程度,同时也让每个人来故宫的礼仪感增强。
这一措施无疑是启动了管理革命,要审视过去的做法,到底应该以管理为中心,还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给游客带来很多不便和不舒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几十年的不足随之改善。
2、对自己要求严苛,最受益的也是自己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没有垃圾,因为我们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我们明确规定:一片垃圾落地两分钟之内要去打扫干净。对我们的员工要求如此严苛,但最受益的恰恰也是员工自己,因为他把地面打扫干净以后,地下没有第一片垃圾,也就没有人跟着扔第二片垃圾。
3、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
以前参观时,游客们经常抱怨大殿都是黑乎乎的。工作人员多次解释:故宫的木结构建筑不能通电。道理很硬,但确实给游客的体验不好。我们想到采用不发热的LED冷光源,并让灯具远离木建筑。经过反复试验、测评和上级检验,大殿被点亮了,观众也满意了。
把工作当学问做,把问题当课题解。我们的工作不能年复一年在同一水平上徘徊,要根据情况变化不断研究后实现螺旋式的上升。做任何事情都有困难和问题,对于问题不能回避,要想办法把它解决,才能更进一步。
4、事后补救不如事先做足防护
这些年世界上发生了一些文化悲剧,例如世界遗产冲绳首里城遭到焚毁,巴黎圣母院因大火遭受重创等。这些事件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故宫这么复杂的地形需要更强大的安防系统。
为此,我们加强了防灾系统的监测,连接大型消防装备,研发小型消防装备。全体员工都必须参加消防运动会,提高消防技能和意识;每年进行综合、联合消防演习;除了员工要演习,机器人也要演习。这些强大的防范力量能确保发生问题以后及时补救,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减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防性保护。
5、大改变来自锲而不舍做小事
2014到2016年,故宫进行了三年环境大整治,比如,拆除了有安全隐患的临时建筑,做平了坑坑洼洼的地面,连根清除了所有屋顶的杂草等等。虽然都是很小的事,但在这么大的故宫博物院里,没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是难以成功的。我们希望用不懈的努力改变故宫的面貌,实现我们“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交给观众”的诺言。
6、积极采取创新措施,解决故宫的人山人海
故宫2004年游客700万,2012年突破1500万。有史以来观众最多的一天出现在2012年10月2日,一天涌进18.2万名游客。这个情况以后不会再出现了,因为我们下决心要平衡游客数量、参观质量和故宫安全三个方面的问题。
我们首先做的是限流和分流。限流是划一道线,每天只接待8万观众。这道线划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难,需要广泛宣传,同时把淡季展览和淡季免费日做得更好。通过不断努力和口口相传,人们慢慢地接受了。
分流就是不要让观众在一个时段太集中。我们采取网上售票的办法,2014年只有2%的观众预约,2017有70%的观众预约。现在,因为绝大多数游客都在网上预约了,我们索性关闭了所有现场售票窗口。同时为了照顾不会使用网络预约的人群,我们还在广场上设了五个票务咨询台。
现在,每个人都能痛痛快快走进故宫博物院。
7、修缮建筑,扩大开放
要真正解决参观质量还要扩大开放,而前提是把建筑都修缮好。我的前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任职十年,那是故宫发展最好,做事最多最实的十年。2002年他刚一上任就启动了故宫整体维修保护工程,计划从2002年到2020年,用十八年时间把故宫全都修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计划。故宫开放区域面积从2002年占总面积的30%扩大到了今年的80%。这个计划到明年将全部完成。
三、弘扬工匠精神,择一业忠一生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片子影响很大,最令人感动的是年轻人点赞最多。这部充满文化情怀的片子,自播出第二年起,报考故宫博物院要来修文物的年轻人数量迅速增长,今年我们招88名新员工居然有4万多人报名。
我想告诉年轻朋友们,不要只因为看了这部片子才想来故宫修文物。文物修复专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闻地进行文物修复,伴随着这些文物藏品度过无数春夏秋冬,择一业忠一生。正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这样,所以面对镜头,他们才能那么自信而坦荡,并没因为要拍电影而有什么不同。我们要弘扬的是工匠精神,告诉人们真实的修文物情况。
故宫还建立了故宫文物医院,汇集了二百多名“文物医生”,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运用分子检测技术给出文物治疗方案的科学家。我们这所医院建立了23个科技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实用的设备,今年又增加了100多台仪器设备,令我们的文物修复水平如虎添翼,支撑数百种文物的修复。
曾经挂在故宫符望阁墙上的一幅五米高的画,在战争期间颠沛流离成了碎片。通过计算机系统和辅助设备科学地拼对,现在已经“起死回生”。故宫博物院保存了两千多张唐卡,以前从来没人敢动,因为如果不了解古代唐卡的材料和技术,贸然修复可能把它们修坏,而今天我们掌握了这门技术。可以骄傲地说,全世界只有我们才能科学地修复唐卡。
大家太关注我们的文物修复了,所以理应把博物馆背后的故事说出来。于是我们设立了开放日,通过预约,人们可以在开放日这天进入修复室参观,了解我们的最新修复成果。
故宫的藏品数量大,类型多,有231种类别。例如,故宫有16万件青铜器,是全世界收藏青铜器最多的博物馆;有23000片出土甲骨,是全世界收藏甲骨最多的三大博物馆之一;我们还有28000件碑帖,42000幅名人墨迹等等。可以想见,故宫的藏品研究工作是庞杂的、艰苦的,我们有450名高级研究人员专门致力于藏品研究。
有很多资深研究员已经退休,他们一生的经验是最宝贵的智力资源。因此,我们成立了故宫研究院,把许多老先生请回工作岗位,同时在他们身边安排两到三名年轻学者一起工作,使他们的经验和精神得以传承。
四、把保护权交还给公众,让文物焕发活力
文物清理了,古建筑修缮了,环境整治了,文物修复了,藏品研究了,就能开放更多的区域,展示更多的藏品。过去故宫只开放30%,到今天已经开放了80%。很多过去的非开放区成了今天的展区,例如故宫的最大古建筑雁翅楼,约有2800平米的巨大空间,长期以来只作为库房。现在,雁翅楼空间得到利用,成为世界上最漂亮的临时展厅。各国的文化部长、博物馆馆长来到雁翅楼都被深深吸引,要求把他们本国的展品送来参展。
慈宁宫面积非常大,我们就把这里作为雕塑馆,以前躺在库房地上的雕塑都转移到这里来展示。躺在库房里的文物很难得到呵护,只有得到保护和展示的文物才会神采奕奕、光彩照人。所以,我们下决心到2020年紫禁城600岁生日之时,让故宫所有文物藏品都神采奕奕。
我们还开放了城墙、神武门、角楼,开放了大戏园畅音阁,把它变成戏曲馆,演出中国传统的戏剧。
虽然文物保护的压力非常大,但文物并不是展示地越少越安全,只有把文物保护权利交给公众才会更安全。所有区域都变成了开放的空间,每一个交给观众参观的空间才是最安全的空间。
五、拥抱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时代
经过我们几年的努力,今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就能看到一个全景震撼的故宫。
我们的网站日点击率达到100万次以上,外文网站做得更加强大,青少年网站做得更加活泼。我们的微博每天都在更新,白天给大家讲建筑,晚上给大家讲故事,提供更多年轻人参与的活动。
现在故宫有7个APP,媒体给我们的评价是“故宫出品,必属精品”。比如在“韩熙载夜宴图”APP里,这幅画变得立体了,人们可以详细了解其艺术造诣、时代背景和人物角色,欣赏当年的舞姿。有人每天收藏“每日故宫”APP里的美图,一年365天可以拥有自己的最美故宫。
故宫的数字社区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包括公众教育、文化展示、参观导览、休闲娱乐、社交广场、学术交流、电子商务等。
我们还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5G故宫、智慧故宫,以使游客更方便地参观故宫。
故宫现在做的文化创意产品很受大家欢迎。要做好文创产品,第一要深入研究人们的生活需要,第二要深挖自己的文化资源。凝练出人们喜爱的文化产品,人们才愿意带回家。这也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线上传播平台的帮助。
我相信,凭借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力量,我们的文化传播力、世界遗产监测水平,以及我们的安防系统将更加完备。
六、让故宫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我们成立的故宫学院在培养故宫学者的同时,也是全国文物系统的培训基地。我们还在全国建立了十所故宫学院的分院,目的是深入社区,深入同学们。
我们的故宫知识课堂给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而且完全免费。我们相信,在博物馆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对传统文化是热爱的,对博物馆是亲近的。我们和很多学校研发综合实践课程,现在已经有四十多种课程应用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
我们的教育活动已经走进了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外国观众也喜欢来自故宫的文化,故宫讲坛场场爆满。
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文物修复协会两大国际组织把全球唯一的培训机构设在中国,设在故宫博物院。过去六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已经培养了来自72个国家的350多名专业人士,一些专业人士毕业回国后也当上了博物馆馆长。
我们与多国博物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和教育机构签署了培养机制,和文物修复机构联手建立实验室,这些也成为我们引进人才的重要渠道。
世界各国的展览被源源不断地吸引到我们这里,我们的展览也走向世界。过去六年,从故宫博物院走出的展览达到135项,我们是全世界博物馆界走出去并举办展览最多的博物馆。
“和”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强调人与人要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待,我们的世界就是和平、友好、发展的世界。我们认真地做好一次次的外交接待,当这些外国领导人走在故宫博物院,看到红墙、黄瓦、蓝天,这三原色可以画出世界上的任何色彩。我们的世界应该是绚丽多彩的,不能是单一色彩,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值得骄傲的历史,每个民族也都应该拥有他们向往的未来。
今天我们把世界最大规模的古代建筑群修缮的如此之壮美,如此之有尊严,如此之健康,他们会感动于我们中国对世界文化遗产所做出的积极贡献。
七、不拘一格地焕发文化遗产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说:“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让文物活起来就是我们今天文物遗产保护和博物馆努力的方向。经过这段实践,我们不再认为把文物锁在库房里死看硬守就是好的文物保护。文物本来就是社会的创造,人民的创造,应该重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展现它们的魅力。
有魅力的文化遗产才能得到人们的呵护,得到人们呵护的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只有我们祖国大地的丰富文化遗产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的时候,才能汇集更多的民众投入到保护文化遗产、捍卫中华文明的行列,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正是因为让文物“活起来”,才能骄傲地说,我们正在把一个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六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