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
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设计师、设计评论家。主要从事当代创意产业、当代设计教育、当代设计中的审美与当代艺术的研究。现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长,意大利NABA米兰新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意大利Domus设计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2014年APEC会议环境设计项目负责人,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总负责人,2019年意大利米兰,第22届米兰国际三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
记者:您在北京生活多年,您觉得北京的文化氛围是怎样的?
苏丹:我1991年来北京读研,之后留校工作,在北京生活了29年,参与了很多与北京文化建设相关的工作。我深切感受到北京有文化活力、文化底蕴,也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北京历史上是几朝古都,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北京城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人才汇聚,所以北京理所应当是文化之都。
北京因为其特殊地位常有重大的国际政治文化活动,比如奥运会、世园会、APEC、一带一路论坛等等,这些大型国际会议,会形成文化集聚效应。政治活动与文化活动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活动可以使政治交流更顺畅地进行,拉近人的情感,同时大型活动在一定阶段会有一些重大举措和建设,留下一些文化遗产。
北京的文化政策比其他城市更灵活。有一些文化是民间发起的,比如北京的798,是社会闲置资源共谋形成的,政府给了798特殊政策,使其保留,并且有了国际声誉,成为北京一张文化名片,甚至成为全球重要的艺术区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
可以说现在的北京占尽了天时地利。天时,现在是国家强盛的好时候,对文化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都很大;地利,京津冀一体化,以及雄安新区的建设,形成了城市集群的概念。因此北京不论发展表演艺术、视觉艺术还是大众文化活动,在资源上都有很大优势。
记者:您是设计专家,您觉得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环境景观设计应该突出怎样的特色?
苏丹:从空间布局来说,北京的构筑很独特,中心轴线对称,这是北京引以为傲的文化基因。但现在新的建造语言和形式出现了,我们也要分享全人类的成就,不要墨守成规,毕竟原有的传统建筑,从消费习惯,视觉习惯方面,都不适应现在的超大城市了。明清时期北京城只有五六十万人,现在北京有两千多万人,肯定不能都是低矮的四合院。但要注意城市建筑要有科学性。城市设计要友好、亲切、有变化,符合商业规律。好的城市设计应该有宜人的街道、多中心的广场、与历史文化有关的公共空间以及创意集市,这些会使城市更有活力。
北京已经有了气势宏伟的建筑,但城市如何与人对话?政府目前提出的一些概念很好,例如口袋公园,使独门独户的城市居民能聚在一起交流。空间是促进社会融洽的一个重要因素,像口袋公园这样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同时市民也能享受自己的纳税成果。
北京现在追求大格局,但有时会忽略了人文气息。比如四环的花市,现在没了,就感觉城市缺少了鲜活的元素。像花市、菜市场这些自然形成的东西,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慎重考虑,应该留一些有烟火气的地方,那是自然美学。
记者:您如何看待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苏丹:传承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创新要符合一个地区的思维形式、生活方式,文化习惯,要关照过去的传统。就单独的一种技艺来说,在世界变局中,都要做出相应的反应,绝对不变的东西很少。
一些文化积淀中认同感很强的东西,在今天因为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造成大家远离它,这样的文化需要以保护为主,做好资料保存,培养传承人。更多的传统文化需要引导它与今天的生活发生关联,进行创新。例如剪纸,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需要了,因为生活方式变化,人们现在不贴窗花了,那就需要思考生活中哪个空间可以打开它新的发展道路,不仅是样式创新,是生活方式创新,看什么场合可以嵌入这种元素。
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要进行筛选,经典的、代表民族创造力,代表一个时期文化信息的要传承。更多的要创新发展,这需要政府来搭建平台。
记者:您去很多国家做过文化交流,您觉得国外有什么文化建设的经验北京可以借鉴?
苏丹:全球化时代,北京需要横向比较,跟纽约、巴黎、东京相比,北京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能看到哪些方面有提升空间。
我觉得北京应该更注重人文关怀。我曾经在意大利西西里岛见过一个巴洛克时期的老院子,政府把它变成一个供居民定期举办集市的场地,全城百姓定期去做自由交易,有园艺展示,有手工艺品买卖,这样的做法会唤起民众的生活意识。现在北京市政府迁到通州了,很多地方腾退出来了,这些腾出来的地方应该怎么规划?政府能否向社会公示,成立委员会来统筹规划,征求社会意见,集思广益,让这些地方更有朝气。
城市毕竟是人生活的地方,应该有一些提笼架鸟的市井气。罗马和北京一样也是个降雨很少的城市,但家家阳台都有鲜花。北京能否有这样缀满鲜花的示范街区?北京的屋顶能不能多一些花园?这些都是一个城市在细节中的人文关怀。
记者:您觉得北京的文化建设还存在哪些不足?您认为政府还应该做哪些工作促进北京的文化发展?
苏丹:我是研究设计的,设计可以直接变成生产力,大都市的设计行业都是很发达的,北京的设计机构也很多,但如何能把设计变成北京风景的一个面,让它有发展空间,这还需要认真研究。
现在北京的设计周做得不错,但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比如如何促进北京设计向外输出?我连续多年关注米兰设计周,米兰设计周是商业展派生出来的,这样的设计是与市场结合的,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有源头活水,所以发展得很好。相比之下北京有点心急了,想尽快把设计展做起来,树立起全球知名的品牌,但缺少全面规划。我觉得树立这样的品牌还需要认真思考,要有耐心,更精细,研究文化与经济如何互动,如何相互促进。
北京文化建设日新月异,一些新兴的文化力量很有市场,比如清华艺术博物馆,暑假高峰期,最高接待量一天一万人,这说明社会对高品质艺术的需求是很强烈的。但市场上这样的艺术机构还不多,希望政府对这样的民间艺术机构能给予扶持,例如给一些税收优惠。去年日本一个艺术家来做展览,展览结束后决定将作品捐赠给清华艺术博物馆,因为作品价值400万,所以需要上缴60多万的税,但我们并没有这笔上税的钱。我觉得这些境外艺术品能留在中国是好事,政府应该给一些优惠的免税政策给予支持。
另外,我觉得博物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对提高民众素质很有帮助,博物馆未来的转型应该侧重公共教育,政府应该鼓励博物馆多做展览,多办活动,让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接受文化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