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的城市和社区正在迅速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向消费的巨大转变。以前不怎么显眼的地方,现在已被各种各样的舒适物设施与活动所占据,如餐馆、酒吧、咖啡馆、画廊、公园、博物馆、俱乐部、沙龙……这些舒适物以组合的形式,共同创造独特的场景,这些场景赋予城市生活以意义、体验和情感共鸣。
《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是对这种转变本质及其影响的阐释——场景,正在重新定义城市经济、居住生活、公共政策等。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吴军副教授是本书的主要译者之一,日前,他接受本刊专访,讲述场景这一城市理论的创新性与重要性。
从电影术语到城市理论
用场景来分析地方文化风格,并找到这种地方文化特点与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因果关联,这在城市研究与文化研究领域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读书周刊:现在场景营销、场景思维、社交场景等概念很流行,《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一书中谈论的“场景”和这些概念有关联吗?
吴军:工业时代的学者们更多地把城市看作是作为地点(Place)的生产意义,而后工业时代的学者们却把城市看作是关于地点的美学意义,涉及消费、体验、符号、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场景》这本书是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发展动力,探讨城市舒适物系统与经济增长、人口流动、居住行为、基层选举等之间的因果关联。这些议题都聚焦于城市与社区发展领域,这个意义上的场景,和营销学上的场景营销等概念是不同的。
场景是一种非常新的城市理论,场景理论中的“场景”一词,来源于电影专业术语“Scenes”,指包括对白、场地、道具、音乐、服装和演员等在内的元素构造的,影片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信息和感觉。在场景中,各个元素是相互有机关联的。《场景》作者克拉克和丹尼尔将该术语引入到城市社会研究中来,进而形成了“场景理论”。在城市中,不同场景是不同舒适物(Amenities)设施与活动的组合构成,形成舒适物系统。这些组合不仅蕴含了功能,也传递着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借助于由舒适物系统组成的不同场景催生的不同地方体验,影响着生活在本地区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们,塑造着现代社会生活秩序。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场景”这个概念已经超越了舒适物本身的物化概念,它是一种社会学家涂尔干笔下所描绘的社会事实。借用这个概念,通过这样的构思,希望城市领导者们和决策者们能够像导演创造电影那样,从艺术的高度来规划和建设人类的城市,人类的精神家园。
读书周刊:城市工作既十分重要又千头万绪,场景理论能提供怎样的理论创见?
吴军:梳理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历史经验,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文化是吸引高级人力资本的个体的重要因素,继而,这种高级人力资本个体的聚集,会催生出很多新兴产业和就业机会,提升地区人口素质和文明,从而驱动地方的发展。充满艺术气息的社区、长盛不衰的音乐剧院、兴旺发达的餐馆、美丽典雅的建筑、资源丰富的学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舒适物设施,可以共同构成一种优质的地方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从而吸引不同人群前来居住、生活和工作,推动地方发展与繁荣。
但是,知易行难,把文化吸引力转化为城市魅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文化”(Culture)是一个比较含糊(界限不明确)的概念。比如,文化究竟是指传统的高雅艺术,如歌剧、戏剧和交响乐,还是指通俗流行文化,如嘻哈音乐、街头艺术和一些地方习俗等。另外,文化还具有实验性特点,如艺术创新中的前卫画廊、前沿剧院以及新的建筑形式等。按照这样的思路推演下去,只要从美学视角去审视,所有的事物,如街角文化、海滨活动、自行车道、手工艺品跳蚤市场以及农业集市等,都会产生“文化”。
这种对文化宽泛性的理解在传统社会中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随着以消费为主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当这些现象作为竞争优先元素进入到城市或区域发展的议程上时,当城市政策制定者不得不考虑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中哪些项目被增资或被减资时,这些现象就需要明确的定义和严格的表述。也只有这样,文化与舒适物设施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才能够体现出来。新芝加哥学派对“场景”的研究,就如早期社会学家对性别、种族和阶层等现象的研究一样,能够被逐渐引入到公共政策的制定中来,造福城市居民。
《场景》一书阐述的“场景理论”,对于城市与社区发展来说,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创新性。这也是我们团队把它译介到国内的原因。
首先,场景理论能够把抽象的、模糊的文化进行合理操作,把文化从哲学、文学、宗教、伦理学、人类学等研究范畴,拉入到了社会科学实证性研究议程。我们都知道文化艺术很重要,但仅停留在认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把它变成城市中可以让人触摸、体验、测量、验证的东西?因为只有这样,文化才能真正为城市政策服务,为广大民众服务,为相关从业者服务。场景理论使文化与地方空间发生联系,并形成一套可以测量和验证的理论工具。
其次,关于影响地方发展的学说有很多,涉及城市经济学、人文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政治学、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美学以及哲学等,但概括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要么是传统的经济决定论,要么是地理决定论。前者认为,一个地方的经济要素,如土地、资本、劳动力等,决定了这个地方的发展;后者认为,决定性要素是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否便利,是否是交通要道,是否是港口等。
但是,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够持久保持繁荣,不仅与经济、地理因素有关,文化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有时还起决定性作用。针对文化对于地区发展驱动力的作用,韦伯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做过开创性论述。时至今日,随着后知识经济时代来临,文化力量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场景》从地方美学与文化风格入手,采用大量数据与比较分析(这是韦伯分析中所欠缺的),来诠释这种文化驱动力对发展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如果忽略文化作用,那些地理位置不好、经济要素不丰富的地区,很容易陷入发展“宿命论”。本书作者显然不赞成这种消极的发展观,而更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文化的驱动力。
用场景来分析地方文化风格,并找到这种地方文化特点与发展、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因果关联,这在城市研究与文化研究领域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尤其是作者采用了多个国家的大数据来进行佐证,这点难能可贵。
从生产视角到消费视角
个体变成了消费者,城市街区不再作为邻里(社区)或工业生产(工业园)而存在,而是一种场景——提供各种舒适物的场域,其社会纽带由希望、激情和梦想来定义
读书周刊:在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上,场景理论有何突破?
吴军:场景理论的研究体系建立在主观认识和客观结构两大体系上。客观结构由被研究区域中的舒适物设施与活动构成。通常,我们将拥有大量舒适物设施与活动的地方称为商业区,拥有大量工厂的地方称为工业区。场景理论中客观结构的概念类似于此,不过更为细化,比如咖啡馆、书店、画廊、影院、便利店以及各种特色餐馆等舒适物的组合。主观认识体系是指场景的三个主维度和十五个次维度。其中,主维度分别是“真实性”、“合法性”和“戏剧性”。真实性是指场景规划与建设是否是真的,是否符合本地价值,是否能增加自我认同;合法性是指塑造的场景是否合乎道德判断与法规;戏剧性主要指展现的形式,是否具有魅力、吸引人。
除了研究体系构建的新颖,研究方法也有很大的创新性。许多科学研究依赖于高度专业化的设备来检测间接的证据,从而支持或驳斥一个理论,场景理论也是一样。作者试图揭示的地方文化风格并没有特定的形态,非常抽象,有时候还会转瞬即逝。要捕捉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对场景分析来说,一个主要的方法论挑战是找到方法将间接指标,即舒适物,转化成场景的衡量尺度。继续用物理做比喻,正如研究者使用多种检测仪器观测粒子的性质(例如轨道和电荷),作者也创造了一些度量方法来观测场景的特性(例如越轨和传统主义等)。如同研究者们反复进行同一个碰撞试验以统计检验粒子混合物中无法观测到的粒子存在可能性一样,作者用了上万个关于街区地点的数据来统计检验观察到的舒适物所代表的特定场景存在的可能性。
正如粒子物理有标准模型理论一样,两位作者创造了一个场景的“标准模型”。这个模型描述的场景组成单位,被称之为维度。它允许我们将场景理论化,将其与更传统的社会科学变量相关联,例如收入或教育。
读书周刊:场景是如何与经济活动、居住、社会运动、公共政策等发生相互作用的?
吴军:想象在一个城市街区,假如你站在街角,会看到什么?可能会看到公寓、商店、交通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群,如散步者、购物者、收银员和警察等。其中哪些元素与你相关?或者说,以什么方式或在什么程度上与你相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个体正在寻找什么,立足点是什么。
从普通居民的视角,个体可能倾向于生活必需品容易获得的街区:居住是否安全?街区环境是否卫生?治安是否良好?有没有便利店、医院、好学校?带着这些问题去审视某个城市街角,我们已经超越了物理空间的概念,城市街角变成了充满生活意义的街坊邻里。在这里,社会纽带由生活居住来定义,健康的社会纽带是由亲密的邻里关系来实现的。
但是,对于寻找工作而非生活必需品的个体来说,便利店的重要性不是体现在它能够提供食物和饮料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上,而表现在它是否可以提供工作岗位。同理,医院可以为病人提供健康医疗服务,但对特定人群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医院能否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如医生和护士。在这里,社会纽带由工作来定义,健康的社会纽带是通过协调基于生产方式结成的不同群体的利益而形成的。
如果从消费的角度出发,城市街区则会变成一个集各种消费符号和文化价值观念为一体的混合场域。在这里,个体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寻求娱乐、休闲、体验等,而不是生活必需品或参与劳动生产。从这种视角来看,服装店不仅仅是提供保暖衣服或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而且还是提供新锐设计、塑造时尚风格、传播文化理念和迎合某种品位的场域。在这个层面上,服装店超越了物质范畴,上升到文化和价值的层面。同理,咖啡馆不仅是提供早餐或就业机会的场所,而且还是休闲娱乐社交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听到最新的爵士乐,看到最流行的乐队表演等。在这里,制度为消费而设置,实物被个体去消费、去欣赏和去娱乐才具有意义。个体变成了消费者,城市街区不再是作为邻里(社区)或工业生产(工业园)而存在,而是一种场景——提供各种舒适物的场域。这里的社会纽带由希望、激情和梦想来定义,健康的社会纽带是由对这些文化价值观念的体验去实现的。
读书周刊:同样的城市街区,同样的城市空间,不同视角出发所进行的分析和结论是不一样的。
吴军:所以,沿着城市发展阶段规律,从工业城市到后工业城市,指导城市发展的理论和框架需要转换,不能再用建基在工业城市的理论来指导后工业的城市发展。如果还仅仅从邻里社区或工业园区角度来审视城市空间,城市规划与建设势必会出现由于理论局限而制约城市发展的局面。从消费者视角看城市空间,一个地方不但要提供生活必需品和生产就业机会,还要能让人身心愉悦。建立在舒适物系统上的场景诠释,提供了这样的理论选择。
读书周刊:由消费、而非生产角度来打量、治理一个城市,会带来哪些改变?
吴军:从消费角度来定义或看待我们居住的城市,城市建设与规划过程中,消费和服务就会得到优先考虑,大量的生产动能应该尽最大可能被引入到各种渠道,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居民生活本身,或者为未来发展进行储备。消费应该直接指向生命的保护和提升,即人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对品质标准要求比较高,这一点对于当下我们倡导的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品质建设尤为重要。
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场景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结果,强调公共性和多样性,要求既尊重本地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划和指导
读书周刊:城市中各类场景的形成,是由一种自下而上的力量自由形成的,还是城市治理者可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引导作用?
吴军:场景的形成,是城市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是多元力量共同参与的结果,强调公共性和多样性。它要求既要尊重本地历史文化传统,同时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政府规划和指导。场景理论的提出,就是要推动“文化对地方发展的驱动作用”更加清晰地“走入”到公共政策议程中。
读书周刊:针对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地治理城市,这本书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吴军:这本书,或者更应该说场景理论,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是靠创新创意人才推动的。场景理论强调,不同舒适物设施与活动集合形成场景中蕴含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对诸如创新创意等优秀人力资本有很强的吸引和聚集作用。从而,借助场景这个中介变量,建立创新创意阶层与城市发展的因果关联,勾勒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城市发展内生动力来源。
第二,有助于理解拉动城市文化消费的机理。消费是一种人类行为,场景对于消费行为有着独特的刺激和引导作用。充满文化意义的消费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场景,提供的不仅是作为工作与生活的空间,而且还包括个体自我与相互之间充满愉悦的体验空间。
第三,有助于打造创意城市的环境氛围。纽约的苏荷社区、加利福尼亚的硅谷、芝加哥的柳条公园、北京的798艺术社区和中关村创业大街社区、上海的田子坊创意社区等,都提供了典型的“创意环境”。场景理论为分析与塑造这些创意环境提供了一种框架。
第四,有助于引导城市公众行为。公众行为本身就是场景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反过来,场景对公众行为也起着导引作用。无论你在哪里,或如何打发时间,或如何与人沟通,不同城市场所所具有的场景对于固化在个体中的对错观念、真假的认同与归属等,都有着较强的影响。场景理论中的戏剧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均为构建特定的场景、引导适宜的个体行为提供了指引。
第五,有助于做到舒适物与美好生活需求的精准匹配。舒适物设施与活动的布局与人们美好生活需求密切相关,但现实中,这些设施与活动的规划与建设,在部分城市往往是比较凌乱的,因为现有的研究,并没有给出不同类型舒适物之间的文化意涵和关联指标之间的关系,场景理论弥补了这方面缺憾,它给出每一种舒适物在文化上的意义,为匹配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科学依据。
读书周刊:场景理论是基于大量北美的案例分析提出的,我们在中国展开研究与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吴军:首先得“摸清家底”,弄清楚中国城市舒适物与城市场景有哪些具体类型。由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与中国城市化进程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把一个基于后工业化城市的理论引入到中国,会遇到诸多挑战或不适应,因此,先要对我们自己的舒适物、舒适物系统与城市场景类型进行排查与摸底,然后再用定量或定性的方式去分析与排列,从而对中国城市中那些细微的、显著的、特色的场景,做到胸有成竹。
另外是要有“比较视野”,要有对国内不同城市与不同场景的比较维度。比较研究对于场景尤为重要。因为单单只说一个场景,它涉及经济、艺术、政治等众多元素,我们很难明确地讲清楚它们对城市的驱动力,只有通过场景与场景间的比较,或者不同区域内的同一场景的比较,抑或一个区域内的不同场景的比较,才能把场景对于发展的驱动作用和对于社会生活的塑造讲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