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可以理解为对一个地方的指代。一个简单的地名背后,可能有复杂的历史渊源,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于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家乡的地名是他们心中的一份牵挂,是与之相关的数不清的记忆。
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988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5.8%的受访青年想加深对家乡地名文化的了解。73.6%的受访青年觉得了解家乡地名文化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家乡文化民俗,61.7%的受访青年觉得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59.1%受访青年从老一辈那里了解家乡地名文化
在上海读研究生的马依林(化名)来自新疆伊犁。马依林介绍说,“伊犁”在维吾尔语中是光明的意思,形容河水在太阳的照射下水波荡漾的感觉。“我们这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很多地名是从各个民族自己的语言翻译过来的,往往都带有某种寓意。了解地名可以体会到很多少数民族语言的魅力”。
今年21岁的杨帆(化名)来自山西晋城,提到自己家乡的地名,杨帆坦言自己只从家里老一辈人口中听到过一些地名的来历,对具体的含义却不太了解。
调查中,16.9%的受访青年表示非常了解家乡地名文化,59.7%的受访青年比较了解,21.6%的受访青年有一点了解,1.9%的受访青年坦言完全不了解。
除了地名的含义,马依林也喜欢了解地名的由来以及地名中一些古文字的独特用法。“其实地名中有不少表述现在已经不再用了,但它们背后有很多有趣的典故、人物故事”。
调查显示,地名中的名人(58.6%)、地名的含义(58.2%)是受访青年了解得比较多的内容,其他还有:地名的由来(54.3%)、相关的历史故事(53.7%)、地名的变迁(26.6%)和地名中的独特文字(15.1%)等。
杨帆曾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一个关于家乡街道建设的调研活动。通过活动,他了解到了家乡一些街道的历史变革、故乡的名人事迹。不过杨帆觉得,了解到的内容还比较有限,“遇到家乡一些比较奇怪的地名,我就会问问家人,但感觉父母这一辈了解得也不是很多”。
马依林喜欢听家里老人讲述地名背后的故事,也会自己上网搜集一些资料,或者去图书馆、博物馆查阅相关资料,“感觉对比着看才能找到大致的脉络”。
在了解地名文化的途径方面,59.3%的受访青年通过老一辈人的讲述来了解,57.2%的受访青年会通过当地的馆藏历史记载了解,51.5%的受访青年会通过文化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了解。其他途径还有地方官方信息(40.5%)和自己检索信息(32.7%)等。
62.9%受访青年觉得目前对地名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
“一些口口相传的典故,可能会随着了解的人变少而失传。”马依林说,和地名相关的故事往往缺乏严谨细致地考证,这导致大家对于地名的了解也处于比较浅的层面。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认为,地名文化是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不同的地名文化体现出了我国不同民族和地方的文化特色。
他分析,现在地名文化的传承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困境:第一,人们平日身在异乡,日常忙碌,可能会对家乡的记忆、留恋越来越少。平时不经常提起,在头脑中就不会形成一种强烈的符号。第二,行政区划的调整和重设,使得很多地名发生了变化,有的人可能对家乡地名文化越来越不在乎,就会选择性地忽略它。第三,对家乡地名文化的深刻挖掘和理解不足,所以在提起家乡地名时,人们不会有太多自豪感,也就会影响对地名的集体记忆。
数据显示,62.9%的受访青年觉得目前对地名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51.5%受访青年认为地名文化在加速消亡。受访青年觉得现在地名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还有:缺乏地名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意识(50.2%),缺乏地名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49.2%),缺乏历史记载和科学考证(36.8%),对于地名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33.3%)等。
胡小武分析,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会对一些地名文化产生冲击,“比如现在所谓的‘农二代’,很多跟‘农’字基本没什么关系了,他们很多人都出生在父母务工的城市,可能很少或从不回父母的家乡,所以他们跟故土的联系是非常淡的。再比如像在家乡长大的孩子,很早就到外地求学、务工或长期居住在外地,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对故乡感到越来越陌生”。
胡小武觉得,这两类青年群体,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情感上、文化上,都对故乡有着一种疏离的状态。“如果能够用某种方式来重新梳理或传承地名文化,也是对乡愁记忆的一种发掘”。
73.6%受访青年觉得了解地名文化有利于理解家乡民俗
马依林在大学读的是文化传媒专业,她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出国交流,同时传播中国的文化。“家乡的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我想加深对家乡地名文化的了解,然后去传播它们”。
调查显示,85.8%的受访青年想加深对家乡地名文化的了解,其中24.9%的受访青年非常想。
“现在在大城市里,老乡之间可能没有太多的亲近感。即便如此,在异乡听到乡音时,听到那些熟悉的地方故事时,我依然会对家乡有发自内心的亲切感。”杨帆认为,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讲述和地名有关的故事和文化,这样的形式很有趣,可以吸引年轻人。
马依林觉得,了解家乡的地名文化,可以增进个人和家乡的感情,提升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承。
“一些身在异乡的青年,如果家乡相对来说比较偏远、落后,在提及家乡地名时,可能会有一种文化焦虑和自卑感,会觉得自己来自一个所谓的 ‘小地方’。”胡小武指出,很多年轻人希望自己的家乡有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告诉别人自己来自哪里。“我觉得应该鼓励大家去热爱自己的家乡,回报、反哺家乡,让家乡因为自己变得更好”。
调查显示,73.6%的受访青年觉得了解家乡地名文化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家乡文化民俗,61.7%的受访青年觉得能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56.8%的受访青年觉得可以增强乡土情结和故乡情。其他还有:丰富历史文化知识(46.0%),更好地参与到文化传承和创新中(29.0%)等。
“现在很多年轻人,无论是‘农二代’还是在外上学的大学生,跟故乡的情感联系越来越弱了。他们对老家、故乡的文化认知也越来越淡。”胡小武建议普及地名文化知识和常识,“地名文化的推广、普及,也是激活故乡记忆的一种契机和路径”。
“我们填写各种表格,有时会涉及籍贯这样一个说法,其实籍贯本身就是一种家乡的概念。我们对自己籍贯的认同,也伴随着对家乡地名文化、历史文化的认知,这些是统一的体系。”胡小武指出,人们总会有一种“根”的意识,“对自己的‘根’有认知和认同,会真正激发出一个人强烈的乡土意识和家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