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双招双引”攻势:看青岛的“半年战报”

发布日期:2020-07-31    作者:     来源: 青岛日报    编辑:张迪     点击:

上半年,青岛新设立外资企业408家,实际使用外资29.4亿美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实际到位的重点内资项目425个,同比增长10.8%;聚集各类人才9.25万

“双招双引”攻势:看青岛的“半年战报”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今年以来全市“双招双引”攻势持续发力,专业化、市场化、园区化、集群化招商成为青岛高水平招商引资的趋势日益明显。半年报“落地有声”,高质量发展硕果纷呈。

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全市新设立外资企业408家,实际使用外资29.4亿美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占全省45.6%,占全国4.3%;实际到位的重点内资项目425个,到位资金952.8亿元,同比增长10.8%;新签约5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18个,同比增加5.8%,计划总投资4457.4亿元,其中已注册落地项目63个,注册落地率28.9%;聚集各类人才9.25万。

专业化——

加强新兴产业领域招商引资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来说,新兴产业领域大项目的建设就好比一个强力引擎,它们以大投资和产业链的方式,驱动城市的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动能转换。

当下的青岛,已把“新基建”作为提升产业能级、集聚优质资源、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路径。为抢抓“新基建”带来的新机遇,积极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和资本运作,青岛制定《“新基建”领域重点企业招商行动计划》,明确“新基建”产业全景图和619家重点招商目标企业,上半年全市联系对接企业666家次,已落地重点项目83个,总投资601亿元。

为把青岛建成国内最大规模5G智能电网,国网青岛供电公司、中国电信青岛公司、华为公司三方在古镇口、金家岭、奥帆中心等地部署30余个5G基站,借助5G技术赋能传统电网转型升级,有效支撑5G智慧电网应用,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提升电网运检效率以及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西海岸新区新签约的“国际半导体产业园”项目,联合新加坡洛科集团等多国企业,投资建设具有国际前沿标准的涵盖芯片、机器人、5G智能等的半导体产业园;城阳区出台全市首个“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开展“新基建”专题“网签”活动,已签约“新基建”项目32个。青岛正在通过搭建数字产业集成平台、集聚优质要素资源等的努力,助推数字经济跨越发展。

为摸清家底、定好方向,突出精准招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创新层企业和全国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优质企业招商行动计划》中针对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江苏等全国重点区域的新三板612家创新层企业、新四板461家优质企业,制定了招商行动计划,做好未来总部招商;针对疫情过后即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大健康产业领域,为做好大健康产业项目、大健康新型业态项目人才招引,崂山区制定2020年大健康产业高质量招商引资实施意见,明确基因疫苗研发等重点方向的招引力度。

市场化——

让中介、平台、联络处成为招商“生力军”

用市场化思维做乘法,充分吸纳社会化、市场化力量,构建以招商联络处、招商中介机构、招商分类平台等为主体的市场化招商体系,成为青岛扩大“双招双引”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今年上半年,《在所属商(协)会成立“双招双引工作站(联络站)”的工作方案》印发,青岛市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8家、联络站8家;《青岛市促进社会化专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实施指引》中明确,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化市场化招商引资,新增社会化专业招商中介机构备案54家,全市累计备案195家;同时,还分类建立了“双招双引”平台,在对230个各类平台进行分类梳理基础上,形成常规化招商平台47个,1-6月份,平台引进491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505亿元。西海岸新区制定印发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业“标准地”项目遴选暂行办法,建立工业“标准地”项目遴选评价标准和流程,土地出让前明晰标准、条件,以市场选项目、引项目,实现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

受疫情影响,“双招双引”实现了“云上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每月第二周组织举办“网上签约周”活动,1-6月份,全市网上签约项目588个,总投资过亿美元的新加坡(青岛)第一家食品全球供应链中心、众鹏芯片封测及SMT部品一体化、阳光七星国内总部、地球山像素音频芯片项目等外资项目17个;总投资百亿元的信达·青岛上合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中南高科·胶西智造产业园、深圳粤创微电子产业园等内资项目15个。

另外,青岛还启用了人才“招聘e站”云平台,组织开展“战‘疫’有情、青有独钟”系列活动,发布青岛人才专列号各类岗位需求5万余个。开展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季、国内重点高校“招才引智名校行”硕博线上专场招聘、重点产业线上招聘会等“云招聘”180余场,4000余家(次)企事业单位通过e站发布招聘需求,开展“青鸟计划”“人才政策进校园”等专题线上推介,揽收简历26万余份。

园区化——

对外开放新平台聚资源、促招引

在紧抓大项目的同时,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也让青岛聚集起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作为国家级功能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发力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相关产业正有序推进。开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形成全国首创保税原油混兑调和模式、舱单状态下国际中转集拼业务监管创新、生物样本进口“清单式”监管创新模式等12个制度创新成果。截至6月底,片区累计新增市场主体已突破1.5万家目标,达到17920家,其中外资127家;内资注册资本1135亿元人民币,外资注册资本40亿美元。

而上合示范区以及“国际客厅”,对于发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产能合作与双向投资、商旅文交流发展等方面效果明显。目前德国“国际客厅”主体建成,以青岛中德生态园为基地,为中德两国企业、机构和友人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和桥梁、提供多领域合作交流信息和服务;韩国“国际客厅”已于6月23日举行开厅仪式,韩源新零售周末仓库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2.7亿美元;日本“国际客厅”已于5月举办揭牌仪式;以色列“国际客厅”即将开门纳客;上合组织国家“国际客厅”展馆已完成施工装修和货柜安装。同时,青岛与上合组织国家逐步加强基础设施、物流通道、双向投资、商旅文化交流等方面合作,助推了上合组织国家有关项目及商协会在上合示范区落户。

群化——

产业链招商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聚焦产业链招商,形成产业链配套的集聚优势,是高水平招商引资的趋势和关键。

为此,我市出台意见,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规划建设国际产业招商园,研究制定招商工作方案,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3大产业集聚区,促进产业集聚。完成《青岛市工业控制线划定初步成果》,划定自贸区、上合组织示范区、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等园区工业用地控制线,引导工业用地集聚,如城阳区结合轨道交通千亿级产业集群,2020年以来新引进轨道交通产业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99.4亿元。建立各区(市)、经济功能区“飞地经济”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将“转出地”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转入地”的重点园区,聚焦主导产业高效推进项目落地,市南区、莱西市、深圳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三方将在莱西市共同建设运营青岛基石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区。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在受到疫情短期冲击的同时,青岛还举办了多个国际会议,通过国际化平台开展招商对接,取得了显著成效。如5月8日至9日,成功举办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共有30个重点创投风投项目“云签约”,落户基金意向规模559亿元;6月29日,举行2020年“央企青岛行”——上合“一带一路”央企“国际客厅”网上招商发布会,上合金融大厦等10个央地合作项目线上签约,计划总投资427亿元;6月30日,第二届儒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青岛分会场,石墨烯快充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八戒(青岛)东北亚区域总部等18个项目“云签约”,计划投资总额150亿元;7月8日,青岛-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交流与合作对接会在上海举行,2个战略合作项目和21个项目现场签约,涉及文化创意、金融及股权投资、新经济新基建、新零售、商贸物流等领域,计划总投资356亿元。此外,“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夏季高峰会”正在筹备中。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