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正文

汪沛:青岛的城市精神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0-01-13    作者:     来源:     编辑:王洋     点击:

undefined

汪沛,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青岛作为一个理想的城市,在地理上有山有水,同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有古今中外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因此,在探究青岛城市文化内涵时,我们需要回溯历史。

青岛最初不是以城市的形态出现的,古代的青岛不是城市而是渔村。因此,当我们探讨青岛的城市文化时,我们需要明确历史上发生在青岛的两个重要事件。

一、康有为为什么晚年时选择定居在青岛?

当时青岛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而康有为的身份决定了他不能选择北京,但是要选择和北京离得比较近的城市,同时又要满足他作为儒家学者的心理需求。城市中既要围绕浓郁的儒学氛围,又要充满现代化气息。在这样的情况下青岛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康有为原本设想在曲阜建一所学校,但是后来没有办成。后来青岛大学成立,他就给青岛大学捐了很多书。由此可以看出,青岛在康有为时期就已经形成了集现代化与儒学传统于一身的独特城市文化,这一城市文化的形成使得青岛与其他城市立刻产生了不同,也使它成为某一群体选择定居的关键所在。

二、关于卫礼贤传教的经历

1.多元的文化背景

考虑到二十世纪初的青岛,不光处在一个中国古代传统向近现代传统转变的一个节点上,同时也处在一个被殖民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是位于中西古今的一个交叉点上,所以它承载和经历的文化是很多城市所没有的。同时青岛处在被儒家影响的山东,和其他城市相比就有它的特别之处。

比如在青岛天主教堂附近有一条曲阜路,路边有一个孔子的塑像,塑像与教堂之间夹着一个学校。雕像、学校、教堂,这三个标志性的建筑相互交融而却没有明显冲突,可见当时大家对于儒家文化、教育和基督教三者之间的接受度较高。

德国和日本在青岛进行的其实都是殖民活动,但是青岛人对这两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他们认为日本人完全是破坏,而德国人却做了很多基础建设。当然,在当时的背景下,普通市民并没有意识到这两种殖民方式实质上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2.卫礼贤的贡献

1899年,卫礼贤来到刚刚成为德国租借地的青岛,开始了他的传教生涯。同任何虔诚的传教士一样,他当时来中国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向广大的中国人传播上帝的福音。不过卫礼贤是一个对文学与艺术有着较高天赋和良好修养的人,所以从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对于了解中华民族及其思想与文化的兴趣就远远超出了宗教事务本身。

在这个传教的过程中,卫礼贤对青岛的城市贡献很大,但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是双向的,因为现代化的竞争是很激烈的,中国最早的翻译从他那个时候就有了。中国对西方哲学的接受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里面。大部分德国的基础的设施在市南,但是礼贤中学在市北,离德国军人比较远,这说明卫礼贤想要真正帮助青岛人、帮助中国。

三、理想之城:青岛

在《城市的精神2:认同与包容》中,汪沛将青岛看作是“理想之城”。她认为,青岛源于灵性和宗教的理想始于秦始皇,并一直持续到晚清;之后是近代德国殖民者的政治理想,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大同世界之构想,还有卫礼贤以传教士身份所进行的西方现代思想的传播。置于中西方以及古代与现代交会之地的青岛,充斥着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以及文人墨客的精神理想,并且传承至今。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背景下,整个青岛的氛围很包容、轻松、休闲。一方面政府着力于打造这样包容多元的城市文化形象;另一方面大家也愿意接受这样的城市特色,大家都愿意去到青岛拍摄婚纱照,把爱和美的印象定格在这里,将其看作充满异域和特色的爱和美的正是认为青岛市属于爱和美的城市。

根据汪沛在“城市文化·青岛论坛”(2018)上的演讲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审核。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