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的解药,它的生长空间提供了居住的场所,它的创作慰藉了贫乏的忙碌心灵。
这里的水土容纳着什么,我们便看到了什么。
容身于广州,我们遇到了一个最好的时代,创作者激情迸发,受众耳濡目染。贴着“广州制造”的标签,成为了文艺作品质量和实力的保证。
就在3月22日的中意第二次文化机制会议上,由广州市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原创歌剧《马可⋅波罗》,作为交流项目之一被列入签约仪式。今年9月,该剧将会在久负盛名的意大利卡尔洛⋅费利切歌剧院登台,为剧院的2019/2020演出季揭幕。
《马可⋅波罗》是刻记着广州名字的原创歌剧,它不仅是一部史诗级巨作,也是一座城的精神和气质的展示。
两千多年历史的栉沐,没有抹去城市开放、创新、敢于承担时代使命的基因。
如果你不曾看过真正的佳作,那就不能理解什么是足以震慑灵魂的滋养;如果你不曾了解广州,那将无法领略一座历史悠久之城焕发的勃勃生机。
独特的基因
一部作品能走多远,在于其底蕴和生命力。
2018年,广州多方联合出品的首部原创歌剧《马可⋅波罗》横空出世,这是一部集结了国际上众多知名艺术家的团队作品。
在这里,我们看到作曲家恩约特⋅施耐德提供的多彩管弦乐编曲和卓尔不群的声乐写作,再现了编剧韦锦笔下中国朝代更替的风起云涌。
导演卡斯帕⋅霍尔滕精妙绝伦地将投影映射、舞台设计与布鲁诺⋅博艾特的灯光设计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视觉整体。
强强联合的班底带来的不仅是“加法”,更是“指数”效应。首演结束后,英国《金融时报》慷慨地给予了该剧四星的好评,能拿到同等评价的中国原创歌剧并不多,之前只有国家大剧院的《骆驼祥子》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大将军寇流兰》。
相比之下,广州大剧院创作的这部歌剧更有亮点,在于其突破国际表达,把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汇在一部中国原创歌剧里。这本身就是中国歌剧史上伟大的创举。
而在国际化的面孔下,包裹的仍然是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中国故事内核,在一幕幕重现13世纪丝绸之路的布景中,中外演员全程均用中文演唱,迅速地带领观众“入戏”,开创了歌剧的先河。
《马可⋅波罗》向世人展示并聚焦了“广州原创”的艺术魅力,表明在拥有着开放沃土和包容观众的广州,东西方文化正在迅速形成新型交往方式。
开放是刻录在广州骨子里的基因,并正在酝酿更多创新和变革的土壤,这样的气质经过千百年来历史浪潮的洗礼,早已锻造。
近几年来,涵盖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木偶戏等形式的戏剧主题正成为广州艺术节的重头戏。全世界的艺术家们都来到羊城,在当代文化开放的前沿地带,贡献出一出出来自中国而又属于世界的艺术作品。
如今,代表着广州城市特质的《马可⋅波罗》将很快展现在意大利观众面前。那里的人们必定会爱上这部恢弘的史诗级歌剧,不仅仅因为他们熟悉这位历史人物,更是由于优秀的作品会慑住观众的灵魂,他们除了深深沉醉其中,别无他法。
创作的密码
业界内,有一种普遍的认识,那就是歌剧作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形式,具有能为所有人所理解、共通的表现形式。
《马可⋅波罗》得以广泛传播的基础正是来源于此,与此同时,该剧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创新——跨界出品的合力,中文演唱的自信,还有顶层设计的高远,都是其能带来国际影响力的先机。
而人类的历史能不断往前进,正是因为在原有物质基础上不断变革、并融汇时代元素进行的创造发明。
文化创新也是同理。就在今年的一月份,由广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醒⋅狮》成功摘得“荷花奖”。
作为中国最具权威性的舞蹈艺术专业奖项,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荷花奖”代表着中国专业舞蹈艺术的最高成就,以其导向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醒⋅狮》以三元里人民的抗英起义为高潮爆发点,将舞蹈与醒狮、武术、南拳相融,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舞蹈样式,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IP。
舞狮是全国各地都有的传统民间舞蹈,醒狮则为广东特有,在各种重要节日和庆典上,都能看到敲锣打鼓、醒狮助庆的场面。《醒⋅狮》突破的着力点在于把这种地域文化重新加工渲染,推向了受到全国认可的高峰。
《醒⋅狮》公演的现场让人震撼,真正诠释了柔中带刚,刚里藏柔的表现力。当你以为看到的是舞蹈,实则拳拳有劲,当你以为打出的是功夫,其实舞者步步生花。
推崇创新,不拘一格的城市氛围孵化了《醒⋅狮》,也带来了《马可⋅波罗》。表面上看,两者是截然不同的题材,表现形式迥异,风格千差万别。
但他们都离不开擅长包容、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大步往前进的时代节点上,这些精品呈现了来自广州的创作者活跃、自信的精神面貌,即使是传统的元素都被打磨出最光亮润滑的面相。
也因此,固守传统和偏执己见的创作态度在这里没有生存的可能,这里的人们呼唤的是海纳百川的朝气,日新月异的生机。所以在广州走出的作品,跨过了珠江,也跨过了长江,在另一方水土演绎着广州故事。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只有当城市里的各处细胞都蓬勃活跃地散发能量,才有可能持续地输出《马可⋅波罗》、《醒⋅狮》这样经久不衰的作品。
记住乡愁
然而广州并不满足于此,她向来习惯在更高的站位上,思考未来。
变化是由内而外的,先是从内部的肌理开始,城市在慢慢蜕变,旧貌焕发出新颜。拥有百年历史的恩宁路永庆坊,原本是一带挤满老房危房的老社区。2015年,管理者用修旧如旧的修缮理念保留了旧城风貌,并用创客空间等文化创意吸引年轻产业引入,让历史街区再现活力和新意。
这里让人们记住乡愁,也适应了现代的节奏。
永庆坊的案例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历史建筑活化的生动例子,更让我们发现了未来广州求新、求变的可能性。
当下的广州犹如蓬勃喷发的泉眼,环顾文艺界精品频出,《醒⋅狮》、《广州站》、《初心》等作品的接连公演,给观众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感官体验。
同时,广州不断鼓励艺术界里的新生力量崛起,广州大剧院一直着力培养喜爱艺术的年轻人,并为此打造了全国首个文化创意人才培养、IP培育的演艺项目孵化基地——“D艺空间”。
而从2011年便开始举办的广州艺术节,更大幅度地提升了人们的观赏习惯和艺术品位。从茫然无知,还处于“初级阶段”的观看水平到如今给外籍人士留下深刻印象的高素质观众,广州市民为城市形象描摹出了亮丽的一笔。
历史机遇没有错过青睐这片土地的机会,广州还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建设良机,这片区域以后将是比肩世界级湾区的宽阔前景。在提升经济、政治的辐射力以外,文化影响力也在紧密地同步跟进,广州的“内功”修炼显得尤为亮眼。
在世界的舞台上重新期待广州身影的可能性,不仅是因《马可⋅波罗》歌剧震撼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只是《醒⋅狮》匠心别具的舞台形式,还因为这座城市善于担当,历久弥新,她从未缺席历史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