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闪 教授
一、个人简介
张士闪,男,1964年11月生,山东淄博人,民俗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民俗研究》主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等。长年坚持乡村田野调查,提出“还鱼于水”“顺水推舟”“礼俗互动”等学术理念并有一定影响。主持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有论著多种,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转载,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中国文联“山花奖”、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等。
二、研究领域
村落研究,民俗学基础理论,艺术民俗学,传统武术,兼及乡村文化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旅游等应用研究。
三、主要兼职
学术兼职:文化和旅游部中国节日文化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主任,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国乡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社会兼职: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民俗学会会长、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等。
四、主要科研成果
(一)著作
1.《西小章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
2.《洼子村》(1/3),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
3.《竞智斗趣话灯谜》,安徽人民出版社,2017年
4.《二月二》(1/2),山东教育出版社,2014年
5.《春节·山东卷》(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
6.《中国艺术民俗学》(1/2),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7.《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8.《艺术民俗学》,泰山出版社,2000年
9.《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7册,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至今
10.《节日研究》(13辑,主编),泰山出版社、学苑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至今
11.《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20册,总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
(二)文章
1.《村落民俗志书写中学者与民众的视域融合》,《民俗研究》2019年第1期
2.《礼俗传统与中国艺术研究》(1/3),《民族艺术》2018年第6期
3.《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7年第6期转载,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社会学》2017年第3期转载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当代乡村社区发展——以鲁中地区“惠民泥塑”“昌邑烧大牛”为实例》,《思想战线》2017年第1期
5.《眼光向下: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的考察》,《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6期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5期转载
6.《健全完善基层农民协会,为当代新农村建设助力护航》(3/3),《国是咨询》2014年3月
7.《乡土传统与城镇化·主持人语》,《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8.《“顺水推舟”:当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应忘却乡土本位》,《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
9.《“礼与俗:近现代民间儒学传统与传承”项目启动》,《文史哲》2013年第4期,《红旗文摘》2013年第9期转载
10.《村庙:村落叙事凝结与村际关系建构——冀南广宗县白刘庄、夏家庄考察》,《思想战线》2013年第3期
11.《靠海吃海的忧患与解困——山东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调查》,日本《ICCS現代中国学ジャーナル》第4巻第2号
12.《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以鲁中寒亭地区为核心个案的调查研究》(1/3),《艺术百家》2012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转载
13.《灵的皈依与身的证验——河北永年县故城村梅花拳调查》,《民俗研究》2012年第2期
14.《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思想战线》2011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13期转载
15.《中国民俗学的当下危机与发展机遇》,《民俗研究》2011年第4期
16.《春节文化的价值传承与形式创新》(1/2),《节日研究》2011年第1辑
17.《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1期转载
18.《学科反思、学术批评与面向未来的知识生产》,《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19.《春节:中华民族神圣传统的生活叙事》,《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0.《从故事到事件——围绕山东淄博市淄河镇孟姜女故事产业开发的讨论》,《民族艺术》2009年第4期
21.《“常”与“非常”:一个鲁中村落的信仰秩序》(1/2),《民俗研究》2009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10年第4期转载
22.《温情的钝剑: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
23.《当代民俗志书写应有的追求——以山曼教授<流动的传统>为核心的讨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4.《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民族艺术》200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转载
25.《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论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研究》,《文史哲》2007年第3期
26.《传统妈祖信仰中的民间叙事与官方叙事》,《齐鲁艺苑》2007年第6期
27.《神交山曼先生》,《民俗研究》2007年第2期
28.《村落语境中的艺术表演与文化认同》,《民族艺术》2006年第3期
29.《中国传统木板年画的民俗特性与人文精神》,《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造型艺术》2006年第3期转载
30.《山东民间文化背景下的梁祝故事》,《齐鲁艺苑》2005年第3期
31.《论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的艺术化趋势——以山东潍坊地区青州市井塘村为个案》,《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32.《俗化的信仰与神圣的艺术——以山东昌邑地区西小章村的祖先崇拜及竹马活动为例》,《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33.《山东村落中“神圣空间”的传统格局与现实效用——以鲁中地区淄博市洼子村的“老虎头”为例》,《民俗研究》2003第4期
34.《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1/2),《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35.《艺术民俗学视野中的民间文艺》,《山东社会科学》2002第4期
36.《游艺民俗与艺术的起源》,《民间文化》1999年第2期
37.《略论博山地区民间艺术风格特征的历史社会成因》,《齐鲁艺苑》1998年第2期
38.《当代艺术民俗学的研究视界》,《齐鲁艺苑》1998年第2期
39.《游艺民俗:当代科际整合趋势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支点》,《民俗研究》1997年第3期
40.《民俗•习惯法•典范社区》,《民俗研究》1997年第2期
41.《山东传统民歌中儒学文化的渗透与影响》,《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
42.《微山湖渔民“端鼓戏”艺术探解》(1/2),《齐鲁艺苑》1996年第1期
43.《论山东民间美术中祈福求吉意象的成因》,《民俗研究》1996年第3期
44.《从梅花桩拳派看义和团运动中的民俗因素》,《民俗研究》1994年第4期
45.《从社会土壤、思想观念看中西戏剧起源形成过程之不同》,《齐鲁艺苑》1988年第2期
(三)学术访谈录
1.《当代中国民间宗教研究要“接地气”——波士顿大学魏乐博教授访谈录》,《民俗研究》,2017年第5期
2.《大一统与差异化——历史人类学视野的中国社会研究——科大卫教授访谈录》,《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
3.《艺术民俗学研究:将乡民艺术还鱼于水——张士闪教授访谈录》,《民族艺术》2006年第4期
五、获奖
1.论文:《眼光向下:新时期中国艺术学的“田野转向”——以艺术民俗学为核心的考察》,2017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2.论文:《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2013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3.论文:《当代民间工艺的语境认知与生态保护——以山东惠民河南张泥玩具为个案》,2012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4.专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2009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5.专著:《中国家族教育》(副主编),2009年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6.论文:《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论20世纪中国乡民艺术研究》,200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
7.专著:《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鲁中四村考察》,2007年获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
8.专著:《艺术民俗学》,2000年山东省社联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1年获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学术著作“山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