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同 · 新生活
“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胡同,要注意保留胡同特色,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胡同是北京老城的根基和脉络,是北京历史与文化的载体,亦是联结这座千年古都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老胡同·新生活”栏目将讲述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关注胡同的保护与更新,以期唤起更多人对胡同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十年前或许你居住在旧城危楼,而现在的那片旧城危楼,是如今寸土寸金的有名胡同。
菊儿胡同改造工程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南锣鼓巷文化保护区的最北端,冬起交道口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约500米。从1987年起,吴良镛教授带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选择这里开始了新四合院危房改造的试验工程。到1994年末,在拆除的1.255公顷用地上共建成了两期共2万余㎡的面积、拥有13个新四合院院落建筑的建筑群。
一期工程于1989年10月动工,次年建成。工程占地地2090㎡,共拆除7个老院落,涉及原有住户44户,危旧平房64间,新建住宅共46套,建筑面积为2760㎡。原有危房户的居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各户有独用厨房、厕所和阳台,人均居住面积从原来的5.3㎡扩大到12.4㎡。
二期工程于1991年动工,1994年全部竣工。它基本上保持了一期的建筑风格,将若干院落组织起来,形成新四合院——里巷体系。
在第二期工程完工后,继续对整个街坊(8.2公顷用地)进行了三轮规划并完成了三期工程的设计。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试点工程建成后,引起建筑界和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它创造了若干个“第一”:
首批被拆除的原41号院居民成立了北京第一个组织危旧房改建的住宅合作社;第一期工程是北京第一批危改结合房改的试点;获国内外奖项最多,其中1992年世界人居奖和1992年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金奖是我国建筑师在国际首次获得的此类奖励。
世界人居奖对菊儿胡同四合院住宅工程做出以下评价:
“……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城市更新的一种新途径,传统的四合院住宅格局得到保留并加以改进,避免了全部拆除旧城内历史性衰败住宅。同样重要的是,这个工程还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
总的说来,这项试验性工程展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思考:
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与合院体系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不应仅者限于个体的历史性建筑及其建筑群的保护,而且还应对其体形环境的有机秩序进行整体保护,作为城市细胞的住宅与居住区,它的肌理与质地对于构成文化名城的物质环境体系至美重要,不应随便破坏。
探索“有机更新”的规律规划建设时,新的建设应自觉顺应旧城肌理,避免全部推倒重来的做法,用插入法以新替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采取“动手术”的做法。具体措施包括保留好的四合院,拆除和更新最破的住宅或院落,以及修缮和改造一般旧房。
探讨“新四合院”体系的建筑类型设计采用新四合院模式,较好的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并适应了旧城环境及其肌理。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实现了较高的容积率,又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还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基本保持原有社区结构在旧区整治过程中,除了在可能条作下对部分居民进行外迁以外,尽可能做到原拆原建,使原有的社区结构大致不被破坏,而新的生活需求得以发展。
投资方式的试验更新项目在群众参与下,探索了住房合作社的道路,采取了“群众集资,国家扶持,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政策,以减轻国家与企业的负担,使居民对住房有更多的责任与义务并参与到房屋设计过程中,使得建筑在整体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内部平面设计有一定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更好地符合使用者的实用与审美要求。
“菊儿胡同住区模式"强调住区价值的挖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和城市有机协调发展;2.提高密度、科学用地;3.保持传统的邻里街坊的骨架;4.增加路网密度,完善步行体系;5.从传统中寻找空间原型,创新的继承;6.通过城市设计,使住区形态统一中有变化;7.通过混合满足需求,对经济活力予以肯定;8.完善街道空间,引导户外交往生活;9.为邻里交往营造合理的认知规模、交流距离和半公共空间;10.对居住文化的承续与整合。
菊儿胡同的改造反映了对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肌理的保护和延续。
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街区风貌并且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成功探索了在历史城市中进行居住区更新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