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城市文化 > 正文

如何认识城市天际线?

发布日期:2020-03-02    作者:田宝江     来源: 人类居住    编辑:徐嘉琳     点击:

“城市天际线”,这个词在媒体中时有提到,那么,什么是天际线呢?用城市设计的专业术语讲,城市天际线,是指城市某一区域内建筑及自然景观的外部轮廓线与天空交接所形成的剪影,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城市竖向形态的风貌特征。通俗地讲,当你站在开敞的地方,所看到的面前这群建筑与天空的交界线就是城市天际线。比如,站在上海浦西外滩,看到的黄浦江对面建筑群与天空的交界线。

一谈到城市的天际线,人们往往喜欢用“壮丽”这个词来形容,认为壮丽的天际线浓缩了城市的成就和荣耀。和标志性建筑一样,城市天际线是城市的某种标志和名片。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天际线规划和控制引导也是一项重要的专项设计和管理内容。在直觉上,人们会通过对城市天际线的认知,产生对城市发达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联想和判断。前些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热播,随着片头曲的响起,人们一下就看到了纽约曼哈顿城市天际线的画面,可以说很多人对纽约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就是来自于此。很多时候,天际线被认为是城市的象征,突显城市意象,浓缩了城市精神,是人们认识一个城市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城市天际线的认识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城市天际线是怎么形成的?

城市天际线的形成,往往是城市长期发展、积累的结果。一般情况下,随着建筑的先后建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呈现出来的天际线也有很大不同。纽约曼哈顿城市天际线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最早纽约只是一个小渔村,没有突出的天际线。真正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国际大都市纽约天际线的雏形,是上世纪50 年代以后的事。直到上世纪70 年代,纽约才以世贸中心双塔为制高点,形成了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随着9.11 事件的发生,双塔倒塌,纽约的天际线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在,随着新的世贸中心的建成,原来的双子塔被四座逐渐升高的高层塔楼所替代,纽约城市天际线又呈现出新的面貌。由此可见,城市天际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特征,即使像纽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其城市化早期的天际线也是平淡无奇的。

A921

▲ 纽约城市天际线演变过程

103D5

▲ 当今纽约城市天际线

上海浦东,则是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建设较快形成城市天际线的例子。上海浦东小陆家嘴地区的建设启动于上世纪90 年代。只用了短短二十几年,在不足2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300 多万平米的建筑拔地而起,形成了浦东崭新的城市天际线。即便如此,浦东的天际线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在625 米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没有建成之前,陆家嘴的天际线是东方明珠一枝独秀,天际线呈现中心高、两侧低的单高峰形态;而上海中心建成后,天际线的线形则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双峰遥相呼应的局面。

126B9

▲ 上海中心建造之前的浦东城市天际线

18F90

▲ 上海中心建造之后的浦东城市天际线


城市形态是特定时期城市价值和发展理念的反映,城市天际线也是如此。以上海为例,浦东陆家嘴的建设,是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宣言式的纪念碑,因此在建筑形象和城市天际线的塑造上,多少带有英雄主义的色彩。而在新世纪开发建设的前滩地区,则不再一味追求高大上,而是采用密路网、小街区的开发模式,力求创造高效、亲切、宜人的城市空间,在这样的理念下,前滩地区的城市天际线将呈现出与陆家嘴地区截然不同的风貌。

    城市空间效果的优劣与天际线,是否高低错落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很多时候有个误解,认为天际轮廓线一定要有高低变化,要有所谓“起承转合”的韵律感,才是好的。其实天际线的变化与人在城市空间中的感受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巴黎老城区的城市天际线就非常平,没有什么起伏变化,但人行走在城市街道和空间中并不会感到单调,反而处处能感受到巴黎作为浪漫之都的魅力,感受到街道生活的丰富和活力。反过来,一些城市的高层建筑造型非常变化多端,但给人的感觉并不好,因为建筑风格、高度对比太过强烈,有一种不够统一,甚至是彼此冲突的感觉。城市天际线只是城市建筑轮廓的一个剪影,不能通过天际线简单地去判断实际空间效果的优劣。

2B36F

▲ 巴黎老城区城市天际线

    城市天际线的感知,要有特定的观赏点


要感知城市天际线,必须要有特定的观赏点,观赏点的位置和高度,对天际线的感知具有决定性意义。比如,从上海浦东的滨江大道向浦西看外滩建筑群,能看到外滩展开的整体轮廓线;但如果站在浦西的外白渡上看,外滩沿线的建筑会重叠在一起,就无法看到展开的完整的天际线了。也就是说,随着观赏点的变化,城市天际线的轮廓、线形、高低错落关系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取得完整的天际线观赏效果,一定要有特定的观赏点,对距离、观赏角度、视点高度都有相应的要求。一般来说,在城市的滨水区,或者比较开敞的空间,或者从山顶上往下看,才能看到完整的城市天际线。因此很多城市为人所熟知的天际线往往是在滨水区看到的,因为滨水区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和观赏距离,为观赏完整的城市天际线创造了可能性。除了距离和角度,观赏点的高度对天际线的感知也有很大影响。仍以上海外滩建筑群为例,当站在浦东滨江大道上,以人的视线高度向浦西看,看到的主要是滨江第一排历史建筑的界面;但如果站在浦东的某幢高层建筑上看下来,外滩滨江建筑的天际线就被浦西整个区域的建筑形态淹没了,这时感受的主要是整体的区域形态和氛围,滨江城市天际线已经非常淡化了。所以说,观赏点的设置和安排与对天际线本身的规划引导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11F45

平视的外滩城市天际线

1C856

▲ 俯视的外滩城市天际线


    要注重对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城市天际线的保护

正如前文所说的,城市天际线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价值。对某些具有特殊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城市天际线要加以保护,这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持和传承自身特色的重要举措。比如北京故宫周边一定范围内严禁建造高层建筑,就是为了使得故宫的天际线不受到破坏。外滩万国建筑群是上海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其天际线也同样应该受到保护。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新的建设对原有的城市天际线或多或少都会带来影响,虽然有些高层建筑距离外滩已经有较大的距离,但由于建筑高度很高,在视觉上还是产生了叠加效应,使得外滩城市天际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城市天际线作为一种物质形态,其形成也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城市价值的体现。地标建筑是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标建筑往往是政治诉求、资本力量的体现,好的城市形态还要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要求。因此,城市天际线的规划控制和引导,要在尊重历史发展的基础上,突出自然价值(生态保护、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文化价值(地方历史、传统、内涵和归属感)和视觉价值(视觉质量、审美需求)的统一。正如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者凯文・林奇在《城市形态》一书中所说:“城市的形态,它们的实际功能,以及人们赋予形态的价值和思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 形态的产生总是人的企图和人的价值取向的结果”。

【作者】 田宝江,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6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