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创新未来。“中关村软件园在创新创业、智慧科技、生态品质、乐享生活、服务组织五个方面的创新建设,涵盖空间、资本、企业、人才、金融、国际化等要素,构成中关村软件园的园区新形态。
作为国内第一批科技产业园区的探路者,中关村软件园从成立之初就承载着诸多期望与重任。因为没有太多经验可资借鉴,于是创新的探索与实践便成为中关村软件园一路前行的内在动力源。
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专业化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绩。数据显示,2018年,在这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平方公里的产值高达969.1亿元,园区单位密度产出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业已成为我国创新驱动战略体系成果的展示窗口、国际合作与技术转移的关键节点、科技惠及民生的重要源头。
在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杨楠博士看来,全球科技园区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科创回归都市、 产城深度融合、重视宜居宜业、强调以人为本等成为全球科技园区发展的新特征。
谋定而动,“绿色、 科技、人文"的中关村软件园针对园区企业特点和产业特点,把握国际科技园区发展大势,积极适应产业、服务、建设、环境的变化和升级,在园区形态创新方面做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积极构建国际化产业生态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如何栽好创新创业这棵"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呢?中关村软件园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涵盖创新创业主体、孵化网络、产业链服务、政策与技术服务、投资服务等环节。产业规划新战略、生态体系新特征、创业孵化新活力、校企合作新模式、产业活动新面貌这五大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关村软件园的创新创业新形态。
为实现软件园可持续发展,中关村软件园着眼全球大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编制了面向未来的《中关村软件园未来产业规划》,对下一代大信息产业方向以及产业组织形态进行了专题深入研究。根据产业规划,中关村软件园着眼长远,在云计算、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学、5G等方面主动布局,全国领先并具有部分全球优势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园区形成以深度产业研究为先导,以产业投资为拉动,以产业生态为基础的创新态势,通过透彻研究产业发展、龙头企业、潜在企业、产业链,引入基金介入, 形成“深度研究+产业基金+产业链对接"模式,带动良好产业生态建设。园区以全球行业巨头总部聚集、中小微企业共生发展的产业生态格局,成为北京市大信息产业的最大聚集区。
在创业孵化方面,中关村软件园整合软件园内多家孵化器,牵头成立了中关村软件园孵化网络体系,帮助孵化器实现共享基础服务、做精特色服务,搭建孵化器的大孵化平台。
为帮助园区大中小微企业获取更多的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从创新的源头解决企业的需求,园区与近百所高校开展了专业共建、院校共建,年培训人次过万,实现协作交流,实现互惠互赢。另外,通过与教育部合作举办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大会、互联网+大赛等活动,积极探索新模式,实现校、地、企共建“产业学院”的模式,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同时,积极打造产学研协同新模式,探索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创业孵化活力不断迸发。
园区开展的产业活动强调实效,大讲堂、创新日等活动坚持多年已形成品牌效应,在业内乃至北京市都小有名气。面向年轻创业者的“Z-one新势力”赛艇、攀岩、滑雪等俱乐部活动,朝气蓬勃、意气风发,链接国内外创新资源,强调产、学、研、政、投的深度融合与无缝对接,园区创新氛围大为活跃。
让园区成为前沿技术体验场
监控发现异常,可以自动启动入侵报警;用画像技术串联起个人在园区内的行动路线,形成“人员轨迹地图"; 通过对碎片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实现产业图谱画像和智能归集,形成产业链图谱,辅助产业链优化....这些"高科技”真真切切地在中关村软件园逐个实现。
软件园通过打造公共技术支撑体系,稳步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不断支撑产业发展。园区建成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可为整个软件园的管理、入驻企业上云等业务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服务;建立的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平台和大数据应用平台,打破行业、地域限制归集数据,为整个园区及企业实现管理数据驱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中关村软件园已经建成IPv6创新应用示范平台,实现了全园区IPv6无线覆盖,并率先成为IPV4~IPV6华北交换中心、第一家获得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工程实验室授牌的科技园区。园区的5G应用平台也正在携手移动、电信、联动等运营商进行快步推进。
大数据如何有效应用?中关村软件园建设大数据平台2.0,通过整合、获取软件园区产业、企业、管理、运营、人群等全方位数据,打造企业画像、人群画像、载体画像、产业链画像的-库四画像,实现对公司业务、园区治理、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支撑。同时,无人配送服务系统、无人驾驶车、巡逻机器人、无人环卫车等企业科技成果在园区广泛应用并展示,不仅自身科技范儿十足,还成为整个创新链条的重要份子, 是众多科技成果的资源池与体验场。
目前“城市大脑”让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农村ET大脑”让养殖、 种植等产业发挥科技力量。正在建设的中关村软件园”园区大脑",将成为全球科技园区的新示范。
在生态品质中“乐享生活”
实现工作、生活与自然“共生”,是后工业时代人类不断追求的伟大梦想,也是中西方共同的理想城市观。“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低碳生态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绿色低碳、生态园区、智慧城市与互联网的融合,成为引领发展的新趋势。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作为北京市首批北京市绿色生态示范区",中关村软件园采用诗意的绿色概念“浮岛”一漂浮于林海的岛”这一 设计思路,创造出有利于软件从业人员激发灵感、富有活力的优良环境。软件园将园区环境与人融为-体,让园区高效、循环、低碳发展。低碳交通是生态园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关村软件园启动慢跑道,以迎合时下跑步潮流; 使用健身道、步行景观道、雕塑等串联园区主要功能节点,引导低碳交通方式;通过合理功能布局、引入车管服务站,方便车主便捷办理手续,减少远距离出行。
构筑生态圈、打造生活圈,由乐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带动科技人才的宜居宜业。在周末,徜徉在“罗马街头”, 像公主一样"叛逃"常规,一杯啤酒或软饮,肆意享受自由的心情,累了就在草坪上晒晒暖阳.....这是中关村软件园国际披萨节带来的假日味道!
中关村软件园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出发,把握程序员主体的生活、工作、社交场景,充分利用载体空间,持续丰富园区商业配套,引入国际化商业品牌和活动,打造宜居舒适生活圈。“八小时之外“更精彩,软件园引入“文化小剧场”、举办Zpark运动季等体育赛事、美食主题嘉年华、公益健康讲座、亲子俱乐部等活动,既清新治愈,又健康环保,美好生活由此点亮。
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中关村软件园一向是夜间消费的热点区域。软件园-期尚东数字谷下沉广场,也被列为海淀六大夜间消费聚集区。夜幕落下,加班过后的软件人,来这里小憩、会友、用餐...在忙碌工作之后,享受生活的惬意。
为了满足体育爱好者的需求,软件园成立了7个专项赛事组织,包括中关村软件园跑团、乒团、羽团、篮团、骑行团足球联盟和网球联盟。每年,中关村软件园会在5月例行举办“运动季”活动,通过"1+N+1”的模式, 涵盖足球赛、篮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圆明园龙舟赛、自行车骑行活动、赛艇等多项比赛,让企业员工过足运动瘾。
以文艺、运动、产业、美食、科技、演艺、公益、交友为主题的乐享生活主题活动链接园区企业、创新人才和项目”实现企业之间面对面交流, 从弱关系到强关系,促进科技创新的产生。大家自然生发、自我驱动,开放聚合,跨界融合,实现科技人文活动的自组织、自管理,从而乐享生活。
打造非公党建示范园区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关村软件园党总支充分发挥国企党建引领带动作用,以非公党建管理孵化平台为抓手,以产业促进活动和园区文化建设为载体,推进组织大联合、资源大整合、服务大融合,构筑"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密切协作的园区大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建工作与园区发展、产业促进和科技创新有机统筹和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非公党建示范园区。中关村软件园通过打造服务组织新形态,以各种平台机构为抓手,从各个方面建立企业沟通渠道,园企之间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18年下半年相继成立软件园“两会",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和党建工作联席会,成为软件园服务组织新形态又一重要创新。中关村软件园的“两会”已经成为广泛联系和团结园区新阶层人士的重要平台和推进园区大党建工作的重要机制。
园区一期和二期分别建立业主大会领导,业主委员会具体运作的公共物业管理机制,为全国科技园区管理模式之首创。2008年, 园区组织联合40家企业发起成立了人力资源联盟,目前企业成员接近300家。今年5月,人力资源联盟举办甲骨文专场人才推介会,帮助企业缓解压力,推动员工顺利实现职业过渡,受到广泛肯定。
软件园的物业服务呈现出形式多样业态多元、服务主体多元化造成客户诉求多元化、具有高科技和智慧化特征等特点。软件园成立物业联盟,让物业服务与产业充分融合,让技术与专业服务充分融合,为物业服务赋予全新的价值属性。2019年7月, 中关村软件园物业联盟的成立,积极承担数据资源联动、服务信息共享、专项技术交流等工作任务,推动园区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是完善园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打造园区服务组织新形态的重要举措。
中关村软件园服务组织新形态也不断向外发展。中国软件园区发展联盟2012年成立,中关村软件园发起单位,也是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单位,积极参与联盟的各项工作,搭建联盟成员沟通交流平台,加强各园区之间的交流分享和信息互通,对上支撑政府、对下服务园区,推动软件园区的发展与合作。
“预知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创新未来。”中关村软件园在创新创业、智慧科技、生态品质、乐享生活、服务组织五个方面的创新建设,涵盖空间、资本、企业、人才、金融、国际化等要素,构成中关村软件园的园区新形态。
杨楠认为,园区新形态是一个持续完善、迭代更新的过程,让创新更加活跃、让工作更添活力、让服务更为快捷、让园区更见炫丽、让管理更具智慧。以人为本、乐享创业、智慧运营氛围正在园区聚变开花,通过持续引领前沿科技产业,持续融入时尚活力生活,持续构建智慧科技体系,积极迈进国际一流智本创新区,构建高密度协作,在科技回归都市的浪潮中,营造最优环境,形成对人才的持续吸引,不断为未来发展注入全新力量。